地母经预言解释,地母经预言2022年要发生什么( 三 )


相较而言,同为庚子年的1840年也极为重要 。这一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由于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因此不论是时人议论还是后世著作的叙述,大多都选择使用“鸦片战争”“鸦片之战”“鸦片肇衅”等表述,强调战争的诱因鸦片,而并未将该年的干支“庚子”与时局作特别的联想 。
1960年的庚子年就更是如此 。新中国实行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彻底退出了官方话语体系,因此在提及“三年困难时期”里的1960年时,也并未使用“庚子”之类的表述 。
在近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历史叙述当中,“庚子”成为1900年前后一系列事件的总称,与“国难”“赔款”等名词连称并举 。
尤其在我国当代中学乃至大学的历史教育教学当中,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重大事件如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都发生1900庚子年前后,这无疑强化了与“庚子”相关的沉痛历史记忆 。
以上种种,都促使我国民众对“庚子”形成符号化的联想,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关于“庚子年”的集体记忆 。2020庚子年,新冠疫情发生、南方洪涝灾害侵袭,“庚子”与“灾难”再次相遇,自然激发了民众关于庚子年的伤痛记忆 。
在追溯之下,1840、1900、1960等年的历史记忆又被发掘出来,“庚子多灾”之说重新被提起,这实际上是某种不安和焦虑情绪的集中反映 。
那我们该如何理性认识“庚子预言”?
“庚子”作为干支纪年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也被赋予了相关的种种民间传说和习俗 。
当代国人对于“庚子”及“庚子年”有着双重印象,一方面是民间社会根据我国传统干支、五行理论而推断出“庚子大坎”的说法;另一方面则是受到近代历史教育后产生的屈辱历史记忆 。加之“子”为十二地支之魁,“子鼠”更是民间熟知的十二生肖之首,象征新一轮更替的开始,故而此年发生的事件似乎更容易引人关注 。
而“庚子有灾”的讨论,甚至由于2008年(戊子年)出现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衍生出“鼠年多灾”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精神焦虑、不安和混乱 。
从客观上来讲,由“庚子”引发的一系列讨论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蕴,我们对此应该持有理性的认识 。
就传统社会的“庚子预言”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又促使人们保持清醒和理性,能够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而各种自然灾害的存在、发展、消退也都是某种客观规律的反映 。遭遇这些困苦和磨难,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勇于面对,积极应对,有效防范,奋力抗击 。

地母经预言解释,地母经预言2022年要发生什么

文章插图
地母经是什么书《地母经》是《黄帝地母经》的简称,相传为轩辕氏黄帝所著,伴随着黄帝起造的历书《黄历》和中国的文化历史一直在流传 。
《地母经》,是一部根据太岁干支依六十甲子的顺序排列,预测每一年农作物与养殖业的长势及收成,各个地方上可能会发生的农事的书籍 。
《地母经》最早见于什么朝代,被什么史料书籍所记载,流传了多少年,都已无从考证 。
中国的农业情况和自然灾害的确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预防瘟疫和灾害上有着其独有的意义 。《地母经》言语平实不花哨,大概出于古代勤劳中国人民对自然规律口口相传的总结,也可以看作是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探索 。
《地母经》是以六十甲子的循环为排列,一诗一卜,来预测该年农作物灾害等情况 。
《地母经》2021辛丑年原文:
诗曰:
太岁辛丑年,疾病稍纷纷 。
吴越桑麻好,荆楚米麦臻 。
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 。
桑叶树头秀,蚕姑自欢欣 。
人民渐苏息,六畜瘴逡巡 。
卜曰:
辛丑牛为首,高低甚可怜 。
人民留一半,快活好桑田 。
“太岁辛丑年,疾病稍纷纷”:疫情进入辛丑年,疾病开始逐渐的平息下来了 。“稍”在这里做“末端”解释 。
“吴越桑麻好,荆楚米麦臻 。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 。桑叶树头秀,蚕姑自欢欣 。”这些都指向了于农耕事业来讲,2021年会是一个好年 。
“人民渐苏息,六畜瘴逡巡”:人们从庚子之痛缓过来之后,动物的瘟疫却又一桩接一桩 。看来家禽家畜的辛丑年不太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