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自成打败了清军

主要有四点原因:
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李自成大多数时间都是流窜式的,缺乏一个稳固可靠的大后方,这就造成了李自成在持久战以及消耗战方面的劣势,没有稳固的根据地以及后勤,成为了李自成最大的短板,使得李自成自败出北京之后,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站住脚与对手相持 。
面对的敌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当李自成下北京,灭明朝时,很多势力都处于观望阶段,使得李自成得以顺风顺水 。
但因为吴三桂的反叛,使得李自成的局面瞬间恶化 。
1. 吴三桂所率领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在李自成进北京途中一直是坐观的,而此时变成了李自成的敌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以从清军从未正面突破山海关以及吴三桂后来造反的声势就能看出来 。
2.清兵入关,清兵在李自成灭明的时候,其实是在托明的后腿,实际上等于间接帮了李自成不少的忙,而吴三桂开关之后,清兵却直接变成了李自成的对手,使得李自成的压力骤然提高 。
3.南明,哪怕只是为了宣扬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以明朝继承者自居的南明,都不会放过逼死崇祯的李自成 。
这样一来李自成瞬间就从各方观望,顺风顺水,立刻转化成了处处受敌,南北夹击的状态,可见李自成的局面急转直下 。
失去士大夫的支持
明朝的士大夫官绅阶层实际上是朝廷额把持者 。
而这个阶层,在李自成下北京的时候,作为了墙头草,并没有和明朝共存亡的打算 。
崇祯曾经为了对抗李自成,要求官员募捐费用,结果所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见当时的大多数官绅都打的看风色的主意,首鼠两端并没有对明朝死心塌地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边鲁肃所谓的,大家都可以投降,唯有孙权不能投降的道理 。
然而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对于几乎所有官绅采用酷刑拷饷,所得比之崇祯的募捐不知多了多少倍(这也看出这些人不是真的想支持明朝)但这样也彻底得罪了这样的大明真正的控制阶层,这些人并不单单是个人,每个官绅背后都是地方上的一个大家族,而他们的背后又站着整个读书人的阶层,李自成的做法,等于自绝于这个阶层,他如果能向朱棣那样得了天下,还可以慢慢拉拢这个阶层,从而淡化矛盾为其所用,偏偏他又立马遭遇了吴三桂和满清的联手打击 。
要知道这些读书人都是地方的实力派,成事也许不足,败事绝对有余 。
自己死得莫名其妙
李自成之死一直是个迷,李自成死的时候,他控制的军队仍然不下十万,并没有到穷途末路楚霸王的地步,却因为带几个人看地形,被地主武装干掉了,导致了李自成手下群龙无首迅速崩溃 。
其实说起来也奇怪,明末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均是还控制大军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死了,而且他们也都还没有儿子,最终导致手下分裂 。
正因为这四方面的原因,使得李自成迅速败北 。
这与两方崛起的方式密切相关,而且李自成农民起义有本身的局限性 。虽然当时李自成号称百万之众,但面对十几万的清军,却几乎是一触即溃 。
李自成“流窜式”野蛮生长
李自成本身的成功,和明后期阶级矛盾激化有很大关系 。再加上天灾人祸,瘟疫横行,那时的朱明王朝,已经是很不得人心了 。后期李自成一路打向北京的时候,许多地方都是不战而降,根本没有替明王朝守土的意思 。起义军才开始的时候,也是想着占据城池,但这样的缺点便是,容易被官军围堵,然后一锅烩了 。吃过几次亏之后,农民起义军改变了方式,流窜各地劫掠 。大力组建骑兵,哪里官军守卫力量薄弱,农民军便流动到哪里 。

如果李自成打败了清军

文章插图
这样做得优势是可以迅速积累大量物资,迅速扩大队伍,往往官军还没来到,起义军已经远远逃离了 。但劣势也同样明显,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而且遇到协同性高的对手,往往很容易被击溃 。那时明朝把精锐部队都调到了边关同清军作战,国内用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军队战斗力不强 。只是因为各部队各自为战以及后勤供给不给力,才使得农民军多次取得胜利,但农民军的战斗力并未得到多少强化 。
如果李自成打败了清军

文章插图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部迅速堕落腐化
农民军反抗的精神自然是值得赞扬,但他们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没有明确的纲领和计划,李自成这种流窜式的运动,使得农民军的训练以及战斗意识,都没能得到有效增强 。更为致命的是,等到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农民军从上到下迅速腐化堕落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除了少数将领能约束自己的军队外,其他军队和流寇无益,这自然是无法赢得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