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金刚鹦鹉和达摩鹦鹉是起头的,红财神也是起头的,这些鹦鹉品种要求就是要有头的,当然是头越大越好,非常威武 。另外普通鹦鹉也有一些可以起头,这主要是来自红魔鬼的起头基因 。一般2年以上的成年雄性鹦鹉有一些可以起头,但大部分不起头 。近期发现邻近产卵的雌性鹦鹉也有的起头,产完卵又缩回去,挺有意思 。凭经验发表个人观点:一般体型略偏长、扁,嘴较尖、比较接近月牙或一字形,头背结合部位没有明显凹陷,性情比较凶猛好斗的鹦鹉身上红魔鬼基因多,比较容易起头,而标准的血鹦鹉身体短圆、头背结合部位凹陷并形成一到横线的鹦鹉很少能起头 。如果将普通鹦鹉养出头来,体型颜色各方面再都完美那实在是可喜可贺的 。
7.经常用鱼友反映鹦鹉胆小怕人,特别是刚买回来的鹦鹉,一来人就吓的跑到缸角或是隐蔽物后,哆哆嗦嗦的看起来一点不爽 。这是鹦鹉的天性,适应环境后慢慢会好转 。单一品种群养能很快适应环境,而和大型凶猛鱼类混养、同种鱼太少都比较难改变这种状况 。要想尽快改善这种局面,最好不要让他们吃饱,总保持他们的饥饿状态,就会追人了 。另外举止要轻柔,不要拍缸或是在鱼缸跟前挥舞什么大东西,把他们吓毛了就更怕人了 。主要一点就是经常接触人,习惯了就好了 。喂食的时候刚入缸的鹦鹉胆小,不敢到水面上来吃颗粒饲料,可以先喂血虫、河虾等沉水食物,慢慢等鹦鹉胆大了喂什么都行了 。
8.金刚鹦鹉、元宝、财神、魔鬼鹦鹉等一字嘴、月牙嘴的鹦鹉品种,因为嘴不像普通鹦鹉那样不能闭合,而是正常嘴型,再加上个体很大,所以有较强的攻击性,混养时要注意体型的差距,注意观察 。
9.鹦鹉比较强壮易养,很容易养活,但是要想挑选到好鹦鹉、养好鹦鹉也并不是简单能做到的 。鹦鹉最好大缸群养,单一品种最好,总之,要想养出一缸红通通漂亮的血鹦鹉,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较大的鱼缸、良好的生存环境、强大的过滤、充足的氧气才行 。
正确饲养鹦鹉鱼的技巧鱼刚买回时颜色红很美丽,逐渐退色 。因为在小血鹦鹉苗出生后,没有任何血鹦鹉的特色,反而有点像是一般中南美洲的慈鲷鱼种 。经过约20天的养育,小血鹦鹉的外型会慢慢转变,头背部肌肉渐渐地隆起,厚度也开始增加,体色也由条纹黑慢慢变成灰银色 。此时血鹦鹉体内的红色色素已经开始有累积增生的趋势,但是此时约3公分的小血鹦鹉体色不是红的,大约在出生后50天、大小约5公分时,才会显现出红色的体色 。建议饲主在此时以“扬色饲料”喂食,不但能充分的提供小血鹦鹉营养所需,还可以加速血鹦鹉及早转成火红的红色 。在这段时间血鹦鹉在营养上若未得到妥善照顾,体色没有变红,也不用期待她有变“天鹅”的一天了,因为此时是决定她一辈子体色的重要关键期 。首先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颜色变好,喂鱼在习惯饲料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饲料,逐渐调整到新饲料 。这样会调整过来 。如果鱼缸必需保证4小时的光照 。换成红灯管,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鹦鹉、七彩如果颜色变浅超过90天,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程度 。所以要及时更换饲料 。
鹦鹉胆子小,不进食 。
鹦鹉胆子小,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10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 。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 。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 。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 。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 。
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应该勤换水 。
加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水清亮了再换水,鹦鹉比较喜欢新水,每三天换1/4的水为好 。
鹦鹉鱼不红 。
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好起来 。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也会使颜色变好 。每天给四小时以上的光照 。在喂鱼儿爱吃的饲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颗粒,要少,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多颗粒,减少爱吃的饲料,慢慢就转过来了 。
鹦鹉鱼聚在缸的一角 。
鹦鹉鱼天生胆小、爱扎堆,注意:别喂太饱,半饥饿状态时,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 。晚上喂,白天饿了,就会出来了 。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 。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了 。
- 鹦鹉鱼能和乌龟一起养吗
- 鹦鹉鱼能与什么鱼混养
- 鹦鹉鱼食漂在上面它不吃咋办
- 鹦鹉鱼受惊吓后变黑怎么办
- 鹦鹉鱼突然褪色是什么原因
- 鹦鹉鱼为什么总在上面游
- 鹦鹉鱼喂牛心行不行啊@@
- 鹦鹉鱼喂什么虾最好
- 鹦鹉鱼选什么样的最好
- 鹦鹉鱼一个月不喂食能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