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花絮《目露凶光》本片是<高度戒备>的姐妹作,但更写实更黑色 。在恐怖片/惊悚片/警察奇案片的类型里,讲述环境压力下人性的异化,刻划了男性事业受挫,信心危机下的妒忌心理,折射出香港金融风暴后男人与女人,男人之间的猜疑与紧张的关系,对人性潜在的恶念与贪婪有深入描写 。本片对世道人心的微妙呈现,充满人文情怀,是林岭东一部掷地有声,满怀悲悯的力作 。片中的鬼屋及印刷电脑专家,让人想起库布里克的<闪灵>(1980)恐惧腐蚀心...
影片评价《目露凶光》在当年荣获六项金马奖,在2000年的第十九届香港金像奖上入围四项提名 。可是,这部佳作被后人提及的次数很少,我认为这部悬疑犯罪电影被低估了 。《目露凶光》是同类题材电影中最有哲学性和社会性的一部 。由表及里,它都是一部形神兼备的佳作 。
从外形谈起,影片是部非典型的异色警匪电影,林岭东巧妙地把电影的气氛基调往恐怖片靠拢,让人产生恐怖惊悚的错觉 。把灵异元素与警匪缉凶相结合的电影少之又少,而我们还以为这是一部鬼片的时候,林岭东马上把现实主义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而最后当我们再度以为被耍了一把时,鬼魂、宿命又再次萦绕我们的大脑 。从这里不难发现,《目露凶光》意在缔造一种意境,通过表象和意象来反映社会的某些问题 。而恰好这部影片把目光聚焦在97金融风暴当中,通过一个迷离奇幻的警匪犯罪故事来揭露脆弱异化的人性 。
刘青云和郭蔼明夫妻档上阵,为影片增加不少话题和看头 。夫妻俩的默契很好,并且水到渠成,表演均不著痕迹 。刘青云所饰演的马文信由于撞邪,内心变得复杂并且变化莫测,而其看似说谎来借机携钱逃脱的动机也很让人怀疑是否被鬼魂所控制 。郭蔼明很好地把对人性扭曲的恐惧表现出来,尤其是 *** 是跟刘青云的对手戏,眼睛强烈地睁大,手抓双唇,入木三分 。梁家辉把一个顾工作而不顾家的好男人演活了,举手投足都有其魅力,也为影片的悬念充当了很好的中介 。如此一来,影片的演员方面是绝对不成问题的,没有谁拖了谁的后腿 。林岭东在选角方面总是很有一手,把各影帝影后或者具有影帝影后潜质的演员放在一起,激发他们无限创造力 。
说完了“形”,是时候谈谈“神” 。《目露凶光》之所以获得许多好评,就在于它是那种一看就知道有内涵有思想性的电影,无论你看没看懂 。影片涉及到一个时代的病态问题,而刚好那个时代即将结束,迎来的是千禧年,步入21世纪 。可是越接近时代的末尾,病态也越明显 。金融风暴的爆发,刚好就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我们都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而经济基础也决定上层建筑 。由于物质保障出现断层,人类意识受到严重打击,这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逃避不了 。而社会问题往往是表现时代境况的一个重要模组,影片所展现的社会状态充满了残缺,这就有力地说明了人们为何终日惶惶的问题 。
刘青云在片中用金融风暴作为借口,制造套局,携钱逃走 。但他那时的思想并非本人,而是被鬼魂操控从而映射出来的一种心魔力量 。心魔源自何处?其实正是他的借口——金融风暴 。许绍雄的一句台词说道:“金融风暴下,人人都变负资产 。”而刘青云则责备地说:“时间过得特别快,很多东西剧烈变迁,我留不住时代,没有任何东西属于我 。”所以,这就有了为什么鬼酒店里面的墙上会写着血红的几个字——“愿此刻永留” 。可以说,鬼酒店就像是刘青云的意识状态,但那个意识是属于鬼魂的,附在他身上而产生强烈的异化和扭曲 。同时,这个意识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客观存在着金融危机这一现实,所以致使刘青云想留住属于自己的东西,他需要物质保障 。因此,他不得不走上绝路,伪装协助匪徒抢劫印钞厂,然后挟带私逃 。欠债还钱,顺水推舟,但这并非源自刘的贪婪,而是一种自救行为 。这映射出大部分香港人当时的焦虑症 。在金融风暴下,自救成了首要任务,贪婪并非良策 。
片名的“凶光”,我理解为是对社会体制改革不善和时代剧变的批判,因为前文提到社会问题是时代境况的一个重要模组 。由人的眼睛射出凶光,可视作人性在苦难中的反击,刺穿时代的病态 。林岭东不用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达,而用了虚构的灵魂元素叠加在上,目的在于透过现实与虚构的复合,双重映射金融风暴下的时代病态 。而这种所谓的时代病态主要表现为人性的残缺和极度反差 。人的精神的紧张、恐惧、焦虑、困惑,都一一被众演员所表达出来,同时也被镜头语言隐喻性地放大 。郭蔼明面对刘青云目露凶光的那一幕,她眼睛流露出的却是“惧光” 。面对扭曲变形的精神状态,旁观者的反应当然是恐惧的,这侧面烘托了存在病态的时代下的人物是何等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