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极拳的论文( 二 )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 , 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 。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 , 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 , 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 , 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 , 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
天地之间 , 世界之上 , 万物与机缘 , 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树木花草 , 山岳楼台 , 看似静止 , 无不在渐渐老化 。俗语说 , 只有“变”是不变的 。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 , 在拳演练出来 。动静开合 , 刚柔快慢 , 上下左右 , 顺逆缠绕 , 忽隐忽现 , 虚虚实实 , 绵绵不断 , 周身一家 , 一动无有不动 , 显时气势充沛 , 隐时烟消云散 , 以意带力 , 到点融化于全身 , 做到劲断意不断 , 然后再轻轻启动 , 挥洒自如 。一意一念 , 一举一动 , 随心所欲 , 都在自我控制之中 , 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 , 这就是太极拳 。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小论文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轻松柔和 。拳架平稳舒展 , 动作要求不僵不拘 。所以适合各种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质的人练习 , 对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病的人 , 也是一种极好的体疗手段 。
2、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动作 , 从“起势”到“收势” , 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 , 都是紧密衔接、速度均匀、连贯一气的 , 有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因此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各关节部位都运动起来 。
3、圆活自然 。太极拳要求人体的四肢百骸要松开作圆弧动作 , 按照人体各部位关节自然弯曲状态 , 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 , 使身体各部分得到柔和圆活的均匀发展 。
4、协调完整 。太极拳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 , 由内带外 。
详细介绍:
太极拳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 , 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 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 , 中医经络学 , 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
1949年后 , 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 。中国改革开放后 , 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 , 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 , 各派既有传承关系 , 相互借鉴 , 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 呈百花齐放之态 。
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 , 流派众多 , 群众基础广泛 , 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
800字论文 , 通过你对太极拳的学习和理解 , 谈一谈这一运动对人的身体和心态有什么影响 求解 , 就算百度给你提供一些材料 , 你自己编辑整理
打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一)
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 , 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 , 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 , 神经系统 , 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 , 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 。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 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 。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 , 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 。因此 , 任何一种锻炼方法 , 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 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 。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 。
 练习太极拳 , 要求"心静" , 注意力集中 , 并且讲究"用意" , 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此外 , 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 , 练习太极拳时 , 动作需要"完整一气" , 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 , 上下照顾毫不散乱 , 前后连贯 , 绵绵不断 , 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 , 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 , 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 , 周身感觉舒适 , 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 , 周身感觉活泼 , 反应灵敏 。这些都有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 。情绪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情绪"提高 , 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许多试验都证明 , 做一种运动里用体力之前 , 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 。对患难与共某些慢性病的人来讲 , "情绪"的提高更为重要 。经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 , 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 。这对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 。以上例子都充分说明 , 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