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后期写作特点( 三 )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
早期:1920年-1933年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 , 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 , 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 , 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 , 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 , 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
中期:1933年-1938年 。这个时期 , 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 , 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 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 , 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 , 流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
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是 , 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 , 不愿同流合污 , 才逃遁的这一面 。
晚期:1938年-1945年 。1938年春 , 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 , 他用笔参加战斗 , 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 , 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
试述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郁达夫的创作在文学体式方面有独特的创造 , 体现在小说和散文这两种文体上 , ①他的小说显示出一种自叙传的体式 , 最大限度地把小说写成自叙传 , 他的作品与他本人的距离是所有小说作家中最近的②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别突出的散文化倾向 , 最大限度地淡化情节、淡化故事 , 突出感情、突出情绪 。③他的散文的日记体突出 , 这并非是指他以日记体作为散文形式 , 而是将日记直接发表 , 他是中国第一个发表日记的作家 。郁达夫写下了大量的纪行体散文 , 即以自己某一阶段的经历和感受为题材而创作的散文 , 例如《一个人在途上》 , 这种散文 , 故事性较强 , 人物较突出 , 有鲜明的小说倾向 , 以上构成郁达夫小说、散文创作的互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