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哲学后哲学是什么意思( 五 )


《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的最具特色之处 , 就在于关注到了李泽厚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打通”之处 , 李泽厚就是这样一位试图“化传统”同时又为“传统化”的当代中国思想家 。其中 , 李泽厚最被广为接受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观念 , 既被作者视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学说的“自觉继承” , 也被看作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综合与发展” 。其中 , “人的自然化”成为了李泽厚更具创造力的思想 , 李泽厚不仅要自觉地认同于外在的自然 , 从而强调了人类实践的儒家根源 , 而且 , 更要回复到人的内在的自然状态 , 这就直接通向了庄禅的境界 。作者似乎更加明确认定 , 李泽厚的思想本身也具有“儒道互补”的特质 , 甚至就是“外儒内道”与“儒显道隐”的 , 而这儒道兼修对李泽厚所谓“生存—生命—生活”而言就犹如阴阳互动的两端 , 从而合成为人的存在的整体图景 。
“情本体”是李泽厚晚期的最重要的思想 , 也是他所认为的“应中国哲学登场了”里面的中国化哲学 。在此 , 就像对待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经典思想分期一样 , 我们不妨将李泽厚的哲学也分为早期与晚期两种:早期李泽厚关注实践、人化与主体 , 晚期李泽厚关注立命、心理与情本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 李泽厚整个哲学思想历程 , 就是从“人化实践”的启蒙哲学走向了“人性情本”的立命哲学 , 这又构成了另一种“启蒙与立命”的双重变奏 。
近来 , 李泽厚又大力呼吁“该中国哲学登场了”!实际上 , 他现今最心仪的就是这种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本体积淀”的情本体论 。《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对此也多有论述 , 该书将情本的思想具体解析为“情史观”、“情态观”与“情境观” , 它们分别面对的问题是:其一 , 如何继承“情生于性”的儒家情感哲学传统 , 其二 , 如何区分“仁爱”与“圣爱”、“重生安死”与“向死而生”的中西情感观差异 , 其三 , 如何解决“情归何处”的人生安顿的终极问题 。实际上 , 李泽厚所论的“情”既是生物性的又是超生物的 , 他最终把人性情感本身当作“最后的实在”和“人道的本性” 。作为一种独特的东方智慧 , 这种情本体论更接近于京都学派首席哲人西田几多郎的思想 , 这是由于 , 他们的思想都是从生活的“经验”当中生发出发的 , 又都强调了主客之间的原始合一 , 他们其实分别代表了东方思想的两个类型:西田是“静的直观” , 李泽厚则是“动的实践” 。
2011年夏 ,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办了“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的国际研讨会 , 这也说明 , 李泽厚的哲学思想到了需要系统化加以整理的时候了 。从更高层面来看 , 李泽厚哲学基本上就是两个维度——“人性”与“人化” , 内在的是“人性” , 外在的是“人化” , 而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充分加以展开 。如果一定说李泽厚也是位“后新儒家”的话 , 那么 , 他的人性观根源于“仁”论 , 而人化论则来源于“礼”学 。在这个意义上说 , 李泽厚的哲学思想 , 其实真的尚未完结 。正如李泽厚本人写过的一篇英文文章的标题Human Nature and Human Future所示 , 人的本性问题的根本解决直接关乎到人类的未来命运 。
还记得在那次由杜维明先生发起的80年代思想研讨会上 , 笔者在发言前曾说过这样一段开场白:2007年秋 , 就在这个临湖轩为杜维明老师举办“儒学第三期三十年”的会 , 当时李泽厚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陪他过去一趟 , 目的就是为了以自己的“儒学四期”的主张来明确反击“三期说”;而四年后的今天 , 杜先生居然又在同一个地方以李泽厚哲学为中心开这个会 , 杜老师作为儒家的那种“儒雅” , 与李泽厚所自认的庄禅之“狷而不狂” , 竟然性格是如此不同!相同的是 , 那次儒家会议 , 杜老师因有家事飞回美国 , 本应该“在场”而却不在 , 而李泽厚今天本应该来“听会” , 但他却也不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