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女真族的歌舞音乐也受中原影响,常用乐器有的箫、琵琶、笙、鼓之类 。宫廷乐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类的乐曲 。
女真族信奉珊蛮教 。珊蛮,即萨满 。在女真语中,把巫婆叫珊蛮 。所以,珊蛮教实际是一种巫术 。重要的是,后来的满洲人也信奉珊蛮教 。金国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于是各地出现了许多佛寺和佛塔 。
1234年,在蒙古人的有力打击下,盛极一时的金国土崩瓦解 。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 。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一夜之间作鸟兽散,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 。
在元代,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称之为混同江,元朝在这里设立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邻、荸苦江5个万户府;又在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东征元帅府,在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千户所,在滨海地区设鲸海千户所,在黑龙江下游设兀者野人、乞列迷万户府 。一般情况是,万户府下有千户所,千户所下又有百户所 。这些女真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 。
永乐元年(1403),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 。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珠申”、“诸申” 。
【明时期】
明朝女真族的分化和重组
明朝先后设辽东都司25卫,奴儿干部司384卫,统辖整个东北地区 。女真族分布在松花江以东,黑龙江下游以西,濒临日本海,南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 。明初,依照分布区域,把女真族划作三大集团,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珲春县、黑龙江宁安县为聚居地 。
建州女真,原为居住在黑龙江三姓(今依兰)的火儿阿部 。明初,火儿阿部酋长阿哈出,赐名李思诚,任建州卫指挥 。永乐八年(1410),阿哈出死后,他的儿子释家奴,赐名李显忠,世袭父职 。宣德年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率部从三姓迁至宁古塔,又迁至婆猪江(今浑江)一带 。正统初,因受海西女真、朝鲜的侵扰,又迁到苏子河上游的灶突山(今辽宁新宾县呼兰哈达)附近 。建州女真另一支,为居住在三姓附近的斡朵里部,酋长为猛哥帖木耳(孟特穆),永乐八年,因野人女真侵扰而南迁,几经转迁,于正统初重新集结于浑河流域 。
正统七年(1442),明朝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与建州卫合称“建州三卫” 。万历年间,明朝先后封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1583—1593年,努尔哈赤起兵后11年,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中心,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 。1599—1616年,又相继统一扈伦四部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以赫图阿拉为兴京,史称后金 。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
海西之名,始见于元代,泛指海西诸卫的女真人 。海西女真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 。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颜种;江夷居黑龙江,即生女真 。哈达、叶赫属山夷,而辉发、乌拉则属江夷 。后迁至呼兰河流域,呼兰与呼伦(扈伦)为音转,又称呼伦四部 。17世纪初,为努尔哈赤所吞并 。
野人女真,同样是沿袭元代旧名,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
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东海窝集部,分为萨哈连、呼尔哈、瓦尔喀、库尔喀四部 。而呼尔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 。后来,留居原地的仍为呼尔哈部,而迁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
明代女真族是重新组合的民族 。建州卫、毛怜卫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遗民,从事农耕定居生活,种谷纺线,饮食服用,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 。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颜部后裔,同样也从事耕稼,他们倚山作寨,亲属聚居在一起 。野人女真,又称女真野人,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伦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风俗与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 。
【满族的形成】
满族始称满洲,后有新(满语“伊彻”)旧(满语“弗”)满洲之分,实际上包含东北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 。
正统七年(1442),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 。“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 。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 。15—17世纪,满族已成为一个新的共同体 。所以,满洲之为族称,是以建州、海西女真为主体,同时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当地的汉族、蒙古族和别的民族,也是构成满族的重要因素 。
- 小叶女贞的繁殖方式介绍
- 小叶女贞球有刺吗
- 小叶女贞球的特征介绍
- 小叶女贞球病害有哪些
- 最孤独的星球叫什么
- 小叶黄杨球怎么种植
- 小叶黄杨球种植方法介绍
- 黄杨球适合北方种植吗
- 小叶女贞球病虫害防治方法
- 大叶女贞移栽用带土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