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前有小地震吗( 二 )


这也让我们对于地震预报拥有非同一般的热情 。大家都想总结一些保命秘籍 , 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 但遗憾的是 , 迄今为止对于地震何时会发生这事儿 , 我们真的还处于两眼摸黑的阶段 。地震学家只知道 , 大地震必然在某些地方发生 , 但它会在何时发生 , 却没人能做出预报 。
中国地震简要情况图示;中国的地震带 。与其掌握预报地震的预兆 , 或许 避开地震带 才是最佳生存策略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 , 它们是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
由于受到三大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中国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持续不断地挤压 , 造成中国不仅地震带多达23条 , 而且地震带还特别活跃 。这其中地震最活跃的地区有五个位于: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地区 。这样的地质自然条件 , 让地震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 。从世界地震的数据来看 , 也能证明我国真的很倒霉 。
比如 , 中国的陆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 , 但是全球陆地地震的1/3发生在中国 , 这按比例算就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 。而且中国地震的危害也很大 , 虽然中国人口众多 , 占全球人口1/5左右 , 但在全球所有死于地震的人数中 , 有一半人是中国人 , 高出按人口比例平均分配的2.5倍 。看看上述数据 , 就能明白为何历代中国统治者都对地震怀有一种特殊的恐惧 , 在古代 , 大地震的发生意味着君臣失德 , 引发天帝震怒 , 常常会决定朝廷中各政治派系的命运 , 至于个人前途的升降浮沉 , 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事件的深刻影响 , 也难怪古代读书人感叹命运无常 。最简单也最靠谱的大地震预兆连续的小震之后 , 很可能会很快发生大地震 , 尤其在确定会发生大地震的地区。
中国 历史 乃至世界 历史 上 , 唯一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 , 发生在1975年的辽宁海城 。这次地震预报的经验难以复制 , 原因就在于海城7.3级地震之前 , 连续发生了一系列足够强烈的小震 , 或前震 。光是这些小震就足以让人心惊惶 , 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 多数人都愿意呆在安全的地方 , 观望几天再说 。幸运或不幸的是 , 大地震果然随后而至。
对抗大地震 , 如果不能离开地震带 , 那么选择修得更结实的房子 , 才是真正的保命大法 。而平时锻炼好身体 , 在卫生间准备好应急物资 , 也会在关键时刻提高生存概率 。Good Luck , 我要去健身了 , 谁让我就生活在地震带上呢 。
欢迎关注 08年地震时读高二 , 当时睡了午觉两点起床 , 到教室看了会儿电视 , 因为是2点35上课 , 所以一般看到25左右班长就会关电视 , 然后大家准备上课 。由于我们教室楼上是计算机室 , 很多时候上课那个人跑的啊 , 就去抢机子玩 游戏  , 每次楼都震的响 。地震来的时候全班都以为是上计算机课的同学抢机子震的 , 至少10秒钟大家才反应过来 , 我们在五楼 , 跑下去的时候墙缝里在掉沙子 , 那时候也不是很怕 。
到了操场才感受到可怕 , 大家都在操场上 , 看着教室的窗户在那里摇 , 整个工字型的教学楼都在晃 。晚上最可怜 , 睡在操场 , 花坛 , 裹着棉被 , 半夜下雨 , 最后去了 体育 馆 , 每一次余震都要醒 , 就怕突然 体育 馆就塌下来了 。一两个小时就习惯了 , 一觉睡到大天亮 。女朋友说在前一天她发现天上有彩色的云彩 , 给她姐姐说了明天要地震 , 然后就发生512地震了 , 可能是女生的预感吧 。
坐标 , 四川眉山 , 震感强烈 。汶川地震我在雅安读大学 , 亲身经历 , 印象深刻 。一是天气闷热异常 , 热的像七八月的天气 。
2008年夏天是在四川过得第一个夏天 , 本来对温度不敏感的我并没有什么察觉 。地震当天上午在河边背书 , 无意听到一对老夫妇坐在河边长椅上一边扇扇子一边说这几天天气真是热 , 下午地震从教学楼里跑出来 , 这句话突然从脑袋里蹦出来 。于是地震过后的每天夏天我都有专门留意5月份的天气 , 无疑 , 那年5月是最热的 。二是动物行为异常 , 学校草坪见到了很少见的蛇和青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