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它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 。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
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光热并不能直接使气温升高 。空气中的各种气体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有14%左右,而43%左右的热能被地面所吸收 。地面吸收了 太阳辐射 热量后,再通过辐射、对流、乱流等形式向空中传导,这种向上输送热量的结果,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地面温度的升高,主要是吸收 太阳辐射能量的结果 。
一年中什么时候最热一年中三伏天最热,一般为7月-8月上旬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
三伏天:
三伏天,是指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
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月份分别是几月?根据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是大寒前后,通常在农历腊月中下旬 。一年中最热的是在大暑左右,通常在农历的六月中下旬 。
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是在大寒节气最冷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 。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频繁、台风 。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南方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每年7月下旬,副热带季风雨带移至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约大暑至立秋期间)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
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 。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 。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一年最热的是几月】
- 西梅洗过了还会有白白的吗
- 一盒西梅坏了2个其他没坏的还能吃吗
- 紫米面包是不是酸酸的
- 圣达菲是什么牌子的车
- 5种适合春节的球根花卉
- 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区别是什么
- 沉水植物的种植方法
- 手动挡半坡起步不熄火的窍门有哪些
- 抽雪茄的人很可怕,雪茄不能吸进肺里吗
- 楼房壁纸选择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