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是怎么发展的( 四 )


到盛唐时期,经济繁华,屏风主要讲究观看,赏心悦目 。在屏面上则多为山水、花鸟、或诗人在上面题屏、咏屏等,富贵人家还会装裱金箔在上面 。在魏晋之后,一些文人雅士则是喜欢“素屏风”,就是在木头框架中,屏面为白纸,什么都不画 。
到明清时期,屏风文化达到了顶峰,据记载,明代奸臣严嵩的家里各种各样的大小屏风就有将近400件 。在来到近代后,因为空间及文化的原因,屏风的使用开始减少,所以现在家里已经很少有屏风的摆放了 。
屏风有何历史文化?屏风的诞生,开始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称为“斧钺” 。他以木为框,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意味 。
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所蕴含的封建礼制观念并未完全消失 。不仅如此,古人对于屏风的运用和摆放还与那个时代的风水观念密切相关 。例如古人认为厅堂内须注意藏风养气,而屏风是家中财气的守护关卡,有助于家宅“藏风聚气”留住财运 。屏风在我国历史上不仅被当做实用物品,而且被赋予某种人格,成为一种精神文化载体的家具之一 。汉人李尤《屏风铭》:“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庸阏风雅,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 。
”不仅道出了屏风的特征和功用,还将屏风比作儒家道德伦理的化身,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古代屏风上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这些图案、文字,以及屏风本身的形制,都包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既能表现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们祈福迎祥的深刻内涵 。例如以古色古香的器皿及精美配饰件为题材并配以插花的博古屏风,就有着“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的高雅寓意 。
史传唐太宗就曾将他的治国之道书之屏风以自勉,房玄龄“集古今家诫书于屏风”,而百姓有将功臣名将活节妇烈女事迹绘于屏风之上以示歌颂传扬和说教警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