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谁下令开始建造的( 三 )


三、 龙门石窟的碑刻题记是一部涵盖多种学科的“石史”
龙门石窟的碑刻题记多达2840余块,凡30多万字 。其数量之多,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诸石窟寺中居首位,故有“古碑林”之美誉 。其内容主要是出资营造石窟功德主的发愿文,即造像铭记,也有一部分是历代帝王、文人学士等游览龙门留下的题刻 。这些碑刻题记往往被书法家所推崇,碑拓收集者每每择其精品汇成“二十品”、“三十品”,甚至“百品”等,尤其是北魏题记中的“龙门二十品”最受青睐,成为魏碑书体之精华;唐刻中《伊阙佛龛之碑》,为唐代名臣褚遂良所书,被誉为初唐楷体的佳例 。碑刻题记的年代自北魏迄明清而不辍,是龙门石窟历史沿革的文字记录 。从造像铭记中可知道发愿出资营窟造像的供养人的身份,有皇室国戚、文武百官、寺院僧尼、行会社团、庶民百姓以及外国僧人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庶民百姓 。造像铭记的内容涉及广泛,是研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民俗、艺术、医药、中外文化交流等学科领域的珍贵资料 。那些有纪年的题记,不仅是龙门石窟考古分期断代的重要依据和标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石窟考古的准绳和圭臬 。
四、 龙门石窟是佛教众多宗派的集成
在中国佛教史上,由于信仰的神祗和义理不同而出现了许多宗派 。龙门石窟就聚集了佛教众多宗派的造像 。如唐高宗与武则天经营的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是依据《华严经》造像,与华严宗有关;敬善寺、万佛洞、北市采帛行净土堂、东山万佛沟的西方净土变龛与净土宗有关;东山大万伍佛洞(即擂鼓台中洞)和看经寺内的罗汉浮雕群像应是依据禅宗的经典所为;西山中段万佛洞南上方的十一面观音、东山万佛沟北崖的千手千眼观音龛、千手观音龛以及擂鼓台南、北二洞的造像与密宗有直接关系;40余尊的优填王造像与法相宗有关;以地藏菩萨为主尊的造像应是三阶教崇拜的对象 。在一处石窟内集聚如此多的佛教宗派造像,在全国石窟中极为罕见 。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石窟造像的题材内容,反映了龙门石窟初、盛唐时期的中心地位,也为研究佛教宗派的活动及其仪轨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
五、龙门石窟对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龙门石窟有自身成套而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提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 。自石窟艺术传入中国后,新疆等边远地区的早期石窟艺术,乃至云冈昙曜五窟都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 。而龙门石窟则是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大同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而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碰撞、融合开凿成的 。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其造像的神态气质、衣着服饰、雕刻手法都为之一新,造像特征表现出一种“褒衣博带”、秀骨清姿、宽袍大袖、表情温和、潇洒飘逸的风格 。入唐以后,龙门造像受雍容华贵、富丽健美时尚的影响则演变为体躯丰腴、面相圆润、隆胸细腰、典雅端庄的风格,并精雕细刻,毫无繁缛、臃肿之感,达到了形似完美的境界 。这两种划时代的中原艺术风格,在龙门石窟一经形成,便借其政治上的优势而迅速风行全国,甚至影响到域外的造像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