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的诗有那些

汉乐府的诗有那些

汉乐府的诗有那些

文章插图
有《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行》、《江南》、《上邪》等 。一、《战城南》《战城南》系乐府旧题,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 。
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 。
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 。此诗以死者告语乌鸦、驽马哀鸣的奇思妙想抒发作者的悲怆之情,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1、原文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2、译文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口中逃掉呢?”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上徘徊哀鸣 。
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那南北两岸的人民将如何交往?无人收获庄稼你们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怀念那些忠诚卫国的好战士,那些忠良将士实在令人怀念:天刚亮他们就忙着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却未能一同回来 。二、《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
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 。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1、原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作的《昭明文选》 。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 。
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该诗化虚为实,通过描绘实境(艺术创造中的实境),使所要表达的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从中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来 。1、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其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
2、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四、《江南》《江南》为汉代民歌,汉乐府作品 。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 。诗歌描绘了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