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倒春寒养生原则( 二 )


预防“倒春寒”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 。专家介绍,春捂主要的意思是,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 。比如日最高气温超过22℃的时候,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血压升高 。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 。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此外,老百姓们有句保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春捂要使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
2、雨水节气注意调养脾胃
雨水时节,养生应该着重强调“调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
据养生专家介绍,五行学说中对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解释是: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因此“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 。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 。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 。两者都是肝木克脾土 。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
3、老年体弱者不宜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 。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 。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 。尤其是洗完头就赶着出去,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很容易出现“偏头风”的症状 。
4、日常出行做到顺应自然
雨水过后,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顺应自然,早睡早起 。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消耗津液、损伤阳气、易受风寒 。同时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
万木吐翠的春天,也是是采纳自然阳气养肝的好时机,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

三大倒春寒养生原则

文章插图
5、雨水节气推拿***三穴位
(1)揉“足三里” 养脾胃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 。中医认为,***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按压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边按边揉,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 。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 。每天可***2—3次,每次15分钟即可
(2)推搓两肋 疏肝气
年初工作比较繁忙,对于压力较大的工薪阶层而言,难免会有肝气郁结的时候 。怎么办呢?试试疏肝的运动——推搓两肋法 。即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佳 。
(3) 暖暖腰部 活肾脏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到了雨水的节气,也应该注重肾水(中医认为肾主水)的调养 。只有活动的“水”,才更有利于健康 。怎么通过运动来健肾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要护肾千万别忘了护腰 。大家有空的时候,先将两手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在腰部两侧,手掌贴着皮肤,上下***腰部,直到有温热感为止,每次约200下左右 。呼气时,加做缩肛运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都能起到健肾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