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高跷是汉族的文化,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也叫“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木跷进行表演,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
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 。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
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 。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
踩高跷是什么地方的风俗 踩高跷属于什么民族的风俗呢1、踩高跷是汉族的风俗 。
2、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 。
高跷是哪里的民间艺术?我很急用??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 。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
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 。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 。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 。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 。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
浮山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 。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
垣曲县境内的胡村一带,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 。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立抬、组合抬等高难度抬法,并能构成“马拉车”、“过天桥”的造型 。这个县的高跷,难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
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和交口县的双池镇的“扑蝴蝶”,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 。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 。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
稷山县和右玉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 。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 。
夏县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进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难度是很大的 。
在原平、平定、定襄县境内的高跷,边扭秧歌步,边变换队形,然后进行评说和演唱,叫做“高跷秧歌” 。在隰县的干家庄,还有在跷腿衔接处拴上个小铃挡的“响铃高跷”表演方式 。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 。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
辽南高跷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