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过 DDT-300的视频( 五 )


大气尘埃
最近的发现表明 , 酸雨是比原来的想象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现象 。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大气中存在着的碱化合物出乎意料地起着关键性作用 。碱通过中和酸性污染物而对酸雨的作用进行抵消 。我们发现 , 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大气中的酸性物质 , 掩盖了碱排放也已经有所下降这一事实 。看来有许多因素正在减少大气中这些碱的含量 , 从而加剧了酸雨对生态的影响 。具有讽喻意味的是 , 在这些因素中有几个正是各国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而采取的措施 。
大气中的大多数碱都能在称为大气尘埃的空中粒子中找到 。这些尘埃粒子富含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矿物质 , 这些矿物质溶于水中就起碱的作用 。大气尘埃粒子由多种来源共同形成 。燃料的燃烧 , 以及水泥生产、采矿和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 , 都会产生含碱的粒子 。建筑工地、农场和在未经铺砌的道路上车辆行驶也会造成尘埃粒子 。
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 , 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 , 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 , 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 , 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 , 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
发现过程
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 ,  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 。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 。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 。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 。例如 , 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 , 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 。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 。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
形成机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 , 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 。此外还有:美国宇航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 , 根据大气动力学说 , 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 , 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 , 并因此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 。
通过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1)南极"臭氧洞"是在南极春季特殊的温度和环流状况下由极地平流层云参与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而引发产生的特殊现象 。(2)极地旋涡等其它因素对气体成分输送的影响不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决定因素 , 而只能影响臭氧洞的强度 。(3)太阳周期变化通过光化学反应对南极"臭氧洞"强弱的影响可以忽略 。
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 , 使水受到污染 。“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 , 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 ,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 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 , 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
1、海水污染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 。在许多海域 , 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 , 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 , 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 。如今我们设法用化学品使水中石油沉淀以达到清除石油的目的 。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作法已持续多年 。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 , 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 。我们对深层水与表层水的循环情况还了解不多 , 其过程或许比我们以前所想的要快 。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
2、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 , 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 , 而工业化 , 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 , 使情况愈来愈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