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生态热潮来了!各类生态修复工程都在用这些树( 三 )


据介绍,它以生态环境复育为核心,以水质净化为基础,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维持土地利用的前提下,进行了精心的生态修复 。湿地内,有一个隐蔽式观鸟廊 。有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和良好的水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都有了,一些曾经离去的珍贵鸟类又纷纷回归,彩鹮、灰鹤、池鹭、白鹭等100多个品种的鸟类在这里出现 。
站在观景台眺望,远处是起伏的西山山脊和城市天际线,近处的水里是茂盛的各种水生植物和鱼类 。白鹭等鸟类不时起飞,一幅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展开 。在生物多样性重点展示区,可以看到原生板栗、滇青冈、云南含笑、大果枣、冬樱花等植物 。别看区域不大,这里涵盖了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唇形科植物群落、云南特有湿生肋果茶群落、湿生水杉植物群落、鸢尾科群落、莎草科植物群落、凤仙花科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海菜花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等12个植物群落,共计101种植物 。
此外,宝丰湿地还利用现有的塘体种植荷花、在田埂上种植云南本土树种,在田地内种植水稻,营造了农田、鱼塘、湿地环境,不仅提升了湿地水循环及生态功能,还营造出世界少见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资源和湖滨生态系统 。据悉,宝丰湿地自今年国庆期间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为昆明市民提供了科普、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亮点二:“观鱼走廊”展示滇池特有鱼类滇池特有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滇池金线鲃,也在宝丰湿地内进行了复育和繁殖 。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中华倒刺鲃……众多的鱼类在水里欢快游弋 。
在宝丰湿地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区,有一条长长的下沉式“观鱼走廊”,它的正式名字是“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科学家们用植物、鱼类、螺、蚌、鸟类等生物来帮助修复湿地、治理滇池,展示出云南高原湖泊的理想状态 。除了众多鱼类,就连水底的水草都很有讲究,里面是滇池原生的沉水植物,包括了苦草、黑藻、金鱼藻、狸藻等,复原了过去滇池的水中生态 。经过多年的实践,杨君兴等科学家对这套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不断完善和扩展,复育着滇池中的许多原生生物,并重点“修复”受污染的湖泊水体,让内源污染物离开水体 。这条廊道中欢游的鱼和长势良好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证明,只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应对,滇池的生态完全可以恢复,而且将会越来越好 。
展示缸建设的主要参与人之
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在现场介绍,上世纪80年代,滇池水质变化导致金线鲃等鱼类减少 。为此,团队提出以保护和恢复滇池关键土著物种作为生态系统重建的重点,在滇池不同环境下回植高原湖泊特色植物,构建土著水生生态群落 。经过不断完善,创建了一套“共生、互养”的生态修复模式 。
团队在滇池、洱海和杞麓湖等湖泊进行了前期试验,证实了这是用得上、效果好的关键技术 。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曾对此专门做过报道,肯定此举“有能力拯救珍稀物种,且能恢复已消失的生境” 。亮点三:用特殊材料铺成的“有机步道”宝丰湿地中有一条长200多米的步行道,远远看上去只是一条褐色的人行道,没什么特别之处;而走上去人们才会发现:用于铺路的材料是一块一块的,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整条路走起来有种很特别的感觉 。
这条步道上的铺路材料,全部来自日常对湿地公园中的树木修剪时留下来的树枝 。把这些树枝分割成一半手指那么长的小块,直接用于铺路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透水性好,下雨时落在路上的水可以很快渗入土中,回到水系里面;二是分解性好,树枝是有机的天然材料,易于分解,不会造成污染;三是可以帮助维持微生物环境,保持微生物多样性 。腐朽的枝条是菌类和微生物繁衍的良好场所,一些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保持整个湿地的生态平衡 。
骨灰植入大树获新生,郑州开启“创新生态树葬”实验是否值得全国推广?12月12日,河南省福寿园进行了创新绿色生态树葬试验 。组合者将骨灰储存设备移至树干上,再以科学的方式治愈树木,使枯死的生命树长青 。
据报道,第一次在中国进行的绿色生态葬法实验,持续了四个月,效果验证后还会继续 。十二日上午九点,新郑,河南省福寿园,青草掩映 。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项名为“创新绿色生态树”的实验主题活动 。现场观察发现,四株参天白杨成了植树式树葬试验树 。每一棵树都有一个直径约3厘米、深约10厘米的圆形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