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知识分享系列(七):托盘的概念与演变在物流系统中作为集装器具的托盘,是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配送等物流各环节中使用的托盘,而且一般是指通用平托盘 。在我国台湾地区把托盘称为“栈板”,在香港和广东等地也有把托盘称为“卡板 ” 的习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盘子”“茶盘”“托盘”等,即使同样叫“托盘”,其含义也有所不同,如餐馆里用以承载碗碟上菜用的盘子也称为托盘,但 与本书中讲的托盘 ( Pallet) 不是同一概念 。
托盘中的“托”字,顾名思义,含有“托住”“承载”等含义;称为“盘”的器 具含义为扁平的盛物器具 。“托盘” 这个词在物流领域具有特定的含义,我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中将托盘定义为:“用 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物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从该定 义中,我们不难理解托盘的概念,一是堆放物品; 二是堆放的物品形成集装单元; 三是物品始终处于集装单元负荷状态存在; 四是托盘是一种放置集装单元化物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
一般情况下,人 们对托盘的表象认识是: 托盘上堆码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包装物品,形成一个集装单元 。只要有叉车、吊车、输送机等装卸搬运机械,就能进行单元化作业;将物品放在托盘上,堆码成型,可随时由静态转换成动态,拥有了活性,为下一步作业提供了方便; 物品堆码在托盘上,叉车、吊车、输送机等装卸搬 运机械便可与托盘组合,于 是,机械化、自动化物流作业成为可能 。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托盘又有了深层认识:托盘能将零散单件物品集合成单元化形状,作业效率能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提高,作业成本能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地降低;使用了托盘、叉车、吊车、输送机等装卸搬运机械,便替代了人的重体力劳动,解放了劳动力,人性得到尊重;物品堆码在托盘上,能减少重复搬倒作业,物流各环节实现了有效的衔接,整个物流过程变得通 畅; 托盘化作业有利于节能 、减排、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循环经济发展 。
当然,要达到理想的目标,托盘的利用需要由局部转向整体;由多种标准转向一个标准; 由企业自购转为租赁; 由小循环转为大循环; 由自家使用转为大家共用 。
(二)托盘的演变
托盘是从托架演变而来的,至今巳有近百年的历史。据英国人称,叉车的出现在
1914—1915 年,而美国资料记载,1930 年前后市场上才有叉车出售 。早期的叉车起升高度小,用 实心的轮胎,使用的场所和用途有限 。1943 年,安 有充气轮胎、起升高度
5 米的叉车问世,装卸搬运等作业性能也有了显著提高,由此与叉车作业不相适应的托架逐渐被能与叉车作业相匹配的托盘所替代 。实际上,托盘最初仅用于工厂、码头、火车站等场所的装卸搬运作业,因为外形各异、尺寸和性质不同的货物,一经放在托盘上就能简单、快速地利用叉车进行装卸搬运,不仅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还能解除重体力劳动 。后来发现托盘的利用并不局限在装卸搬运方 面,在仓储和运输等作业环节中也能发挥明显作用,特别是在20 世纪40 年代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运用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即目前 我们称之的物流 ( Logistics) 系统中尤显功效,由此,托盘在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随之得以确立 。以托盘为基础的集装单元化原则也从那时起应运而生 。
1960 年,美国开展了“托盘售货” 活动,托盘进入超市,直接用来出售商品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北欧各国在托盘下面装上轮子,在托盘底板装上框架式结构,装载货物的托盘原封不动地从工厂运到商店,当成商品展示柜台来利用,于是托盘又变成 了售货工具 。
由于托盘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托盘的生产和销售数量也随之骤增。美国的托盘保有扯由1945 年的3000 万个,增长到1958 年的12500万个,1968 年达到20 亿个 。托盘的产量也从1958 年的940 万个增加到1962 年的6800 万个,1968 年达到了11500 万个,参加托盘联营的国家上升到19 个 。
据美国托盘协会资料记载,20 世纪70 年代初期,美国的托盘以木质为主,比例高达98%。80 年代起开始研究使用钢材、塑料、纸以及其他种类材料制造托盘,其原因主要缘于木材资源的限制 。最早使用的托盘是平托盘,后 来相继有箱式托盘、柱式托盘、框架式托盘出现 。关于托盘尺寸的规范化也在逐步推进,日本 1963 年制定了平托
- 车灯进水有雾气什么原因造成的
- 中国生产的车有哪几种
- 指挥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是
- 怎么关闭苹果支付的邮箱提醒
- 家用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使用特点
- 打印长边翻转和短边翻转的区别是什么
- 变压器分为几种类型
- 存储管理主要是对什么的管理
- wps会员和超级会员的区别
- 中元节是啥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