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蔚来和蔚来什么关系( 三 )


然而,广汽蔚来虽然在2017年12月底才正式签约,但仅仅4个月之后的就完成了公司注册,在资本和法律层面得到了落实和确认,这也是其后期能够共同乏力和加速推进的基础 。
那么,速度更快的广汽蔚来和“合创”品牌,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
在车云看来,从2017年底至今,广汽与蔚来的合作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状态 。
细细观察2017年12月广汽与蔚来在广州举行战略签约时的公告和新闻资料可以发现,双方谈到将专注纯电动车的研发、销售和服务等核心关键词,但没有谈制造和产品 。并且,广汽在多次在公告中提及,与蔚来的合作是“轻资产模式” 。
这不难理解,彼时蔚来ES8还未正式开始销售,广汽与其的合作第一步是相对松散式的,试探性的,也是随时可以终止的 。
【广汽蔚来和蔚来什么关系】 在这个阶段,双方的筹码和诉求都很明确:
广汽和蔚来的各自优势
有趣的是,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试探和接触后,广汽和蔚来的合作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由“轻”至“重” 。
最明确的佐证在于,广汽蔚来确定联合造车了 。
广汽蔚来官方大事记显示,2019年1月15日,其首款车型已经完成了造型评审 。2019年初,广汽董事长曾庆洪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表示,该公司计划与蔚来 汽车 合作生产 汽车。在520品牌发布会上,广汽蔚来的第一款概念车如期而至 。
虽然,因为考虑例如蔚来江淮合作关系等因素,广汽蔚来试图把产品和制造话题在现阶段淡化传播,并且还是会把“轻资产”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双方已经向更深层的模式开始 探索。
车云从知情人处获悉,“合创”品牌的定位相比蔚来品牌略低,双方会进行产品的联合研发,并在广汽新能源的刚刚落成一期工程的智能工厂投产,首款车型将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并交付 。
去年12月,广汽智联新能源 汽车 产业园迎来首期工程——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20万产能项目的竣工,工厂总体规划产能40万辆/年,其中首期生产能力为20万辆/年,计划于2019年5月投产 。按照时间节点计算,这个工厂将与广汽蔚来的产品时间节点无缝对接 。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蔚来的产品矩阵大概率是和现有的蔚来产品及广汽新能源产品矩阵有明确区隔的 。上海车展期间,蔚来发布首款轿车概念车ET,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款产品有可能成为广汽蔚来的首款产品,但从蔚来的整体体系布局和此次发布会亮相的概念车形态看,这种可能性极低 。
合创品牌首款概念车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基本明确了广汽蔚来要做的前两件事情:即“进行一次互补”和 “打造一款产品”,但这些还不是广汽蔚来希望做的全部,在更远的远景中,他们希望“孵化一个圈子” 。
广汽蔚来始终对外强调,新公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资公司”,而是“合创公司”——通过孵化出一整套先进的体制,为全价值链产业带来商业机会 。广汽蔚来还将打造独立的创·享平台,致力于整合全价值链资源,让 汽车 成为一个入口,创造全新的出行生态圈 。
简单理解,广汽蔚来希望更多的资源和资本进行整合注入,并形成力量的协同,最终为用户带来整体的出行体验优化 。
广汽蔚来不是“合资”而是“合创”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充电服务这件事情,蔚来有自己的NIO POWER,广汽也有自己的充电体系,但这还远远不够 。假设蔚来的充换电体系能够更多与第三方协同,一方面本身的向第三方电动车品牌开放,一方面使得自有品牌车辆更多适配第三方提供的密度更高的服务,那么对于用户的体验一定更好 。当然,不仅仅是充换电,还有例如车联网,自动驾驶在内的各个方面,都是同样的道理 。
目前,在广汽蔚来的官网上,已经留出了“合创在线申请”的申请入口 。很明显,广汽蔚来是希望和大家一起玩耍的 。
不过,并不容易 。毕竟广汽蔚来即使再开放,仍然会把控着玩耍的“主导权”,产业链上的核心玩家,尤其是车企,往往在这方面趋于敏感和谨慎 。此前包括一些由车企主导并试图渗入全产业链的玩家,包括电商平台,车联网平台等等,无一不需面对这一难题 。
因此,对于广汽蔚来而言,现阶段更可行的方案或许在于尽可能的串联和整合“体系内”资源 。例如被蔚来串联起的长安系、广汽系、江淮系 。要知道,江淮蔚来、广汽蔚来、长安蔚来分别布局在华东、华南和华西地区,可想象空间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