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皇帝毕竟不是普通人,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地卸下皇位去出家呢,这必然是遭到了孝庄皇后的强烈反对,这次不仅仅是孝庄,连满朝文武也自然是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但是面对大清朝的一国之君,双方都没有讨得了好,最后只能想出一个折中的法子,派顺治最崇信的太监吴良辅代为出家,取法名“行痴” 。后来顺治在24岁时候因发天花,死于皇宫之中 。所以顺治出家一事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 。
顺治为什么出家
文章插图
“顺治出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顺治因爱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 。后来,康熙又多次陪奉母后游巡五台,遂更有顺治出家五台山、康熙来此寻父之说 。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满语:_____,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 。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文章插图
正史记载,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 。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母为孝庄文皇后,在位18年(1643—1661年) 。
然而在民间及野史中记载却是顺治帝出家为僧,那么顺治帝如若出家为何会舍近求远选择五台山呢?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在清朝已经极其发达,佛法昌盛,寺庙众多;比如皇家律宗寺院法源寺、 京郊最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北京皇家寺院碧云寺,这其中不乏得道高僧 。顺治最早是受到天主教的影响 。顺治八年(1651年),大学士范文程引见居住在北京的耶稣会教士、钦天监监正汤若望,这位传教士因学识高深很快获得了幼龄君主顺治的好感和敬仰,又因孝庄文太后曾认汤若望为“义父”,所以顺治尊称汤若望为“玛法”,即“爷爷”之意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可能是由于身边人的鼓动,20岁的顺治召见佛教高僧憨璞聪,从此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疏远了天主教 。
自此以后,南方高僧玉林琇、茚溪森、玄水杲等先后应召至京,在宫中论经说法,大谈佛理 。顺治还请玉林琇为他起了法名“行痴”,号“行痴道人” 。顺治与僧徒往来甚密、尊礼备至,又广购佛像,可以说他崇信佛教,极为虔笃 。
而后,顺治因爱妃董鄂病死而消沉出家 。顺治帝之所以选择五台山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传言董鄂妃去世,顺治帝伤心过度精神恍惚,因董鄂妃托梦而选择五台山 。这一说法明显缺乏依据,很难站得住脚 。
另一方面就要从五台山的历史说开了,远在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时,有两位从印度来的和尚,云游中国后,看中了这座山,便上书皇帝,说释迦牟尼在经书上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原来就在中国的五台山 。于是皇帝便恩准在此修庙,从此历代香火相传,极盛时庙宇竟达三百多处,地方志上有此记载 。五台山佛史悠久,且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更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佛家的地位无比尊崇;顺治出家本为避世离开北京实属常情,而出家之前贵为九五之尊,选择五台山这一佛教圣地也便符合自己的身份了 。
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文章插图
历史上顺治皇帝没有真的出家 。民间野史传说顺治出家同他信佛有关 。
相传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福临所宠爱的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顺治帝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后宫的混乱,钟爱的妃子突然去世,加上朝局纷争让他厌烦,满族大臣对他重用汉臣不满等,给他带来的压力、烦闷,这使他很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只有潜心修佛才能让他有所解脱,渐渐地 。他感到寄托于佛法才是宁静的,于是,逐渐加强了他出家的念头 。玉林琇劝福临,顺治接受了玉林琇的劝谏,答应蓄发但是,暂时不出家 。在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
死后谥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市清东陵),由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