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六 )


在世人眼中她们粗俗 , 低贱 。与高贵矜持的女学生 , 简直是云泥之别 。暂时的宁静被打破 。谁都清楚 , 那场名为庆功会是一条通向阴沉黑暗的不归路 。
当初教堂顶楼那句“姐姐们替你们说去” , 只是挽留女学生不做傻事的借口 。但回到地窖后气氛却并不轻松 。“窑姐”玉墨的提议有人反驳 , 但最终这群女人的善良打败了恐惧 。“我妈就想让我成个女学生嘞!”剪了学生头 , 换上朴素的学生服 。
浓妆艳抹实在是无奈之举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让自己的女儿成为高雅 , 有学问的女学生 。那身学生服上身 , 女人们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 , 悲凉又苦涩…那首最后的《秦淮景》透着多少心酸与恐惧呢?电影结尾只讲述约翰含泪载着女学生逃离南京 , 并未交代女人们的下场 。但谁都心知肚明 , 当她们代替女学生踏上日本军车的那一刹那 , 前方等待它她们的是死亡都无法比拟的恐怖 。
鲁迅曾言 ,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污秽浑浊的外表下是一颗干净纯善的心 。她们手无缚鸡之力 , 却真正可称勇士《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 篇2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中国的导演们挖了个坑 , 都以为以西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得到认同 , 更容易得奖 , 争先恐后往里跳 , 其结果是中国外国都不买账 , 一个个死得好惨 。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让人哭了笑了那么简单 , 还要有比情绪宣泄更深刻的内涵 , 能唤起观众的价值判断 , 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反思和对比 。广义地讲 , 观众们的每一次观影体验 , 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无关 , 只是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价值判断 , 任何人在观后都会很直观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 或好或坏 。当然 , 不同的教育背景 , 生活经历、民族信仰也许会影响某一个人对某一部电影的具体评判 , 但并不会影响到总体 , 因为全人类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 , 即普世价值的衡量 。
自推翻巴列维国王之后 , 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 政教合一在文化上最突出的特点 , 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 , 但即便是这样 , 伊朗的导演们也还是能拍出一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电影来 , 比如说《白气球》《小鞋子》之类 , 原因无它 , 就是展示了人性 , 用电影讲述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我曾说过 , 自《秋菊打官司》之后 , 张导演似乎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 。当时有几个张的同学在场 , 都说他要是不会讲故事 , 中国谁还会讲故事?张、陈是导演中的老大 , 而他们的同学在影视界也是个个如日中天 , 自然听不进这样的批评 。我所说的“讲故事” , 其实就是基本功 , 就是素材的取舍和切入的角度 , 在技术上与剪辑相关 , 在创作上与主观意识相关 。
张导演在画面营造上堪称大师 , 但是“讲故事”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弱项 。在这方面 , 日本的黑泽明是个高手 , 他能把一个事件的台前幕后用镜头交待得条理分明 。观看《金陵十三钗》 , 张氏风格一以贯之 , 营造画面不惜工本 , 战争炮火渲染得像焰火晚会 。
尤其是十三钗们身上那曲线毕露精致华美的旗袍 , 对男性观众是一种暧昧的暗示 , 跳脱于残酷故事背景之外 , 不能不说是气氛渲染的败笔 。再对比斯皮尔伯格对《辛德勒名单》的黑白处理 , 以及那个小女孩红衣的出现对观众感官与心灵的冲击 , 高下立判 。对于贝尔这个演员 , 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他所饰演的那个人物 , 比起小说 , 因电影的形式所限被压缩了不少 , 显得不够丰满 。
他的表演 , 总体上中规中矩 , 但给我的感觉还有些游离于中国演员之外 , 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相比于《三枪》那样的庸俗电影 , 张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有了明显的变化 , 有评论称是“回归了水准” 。但是在艺术上 , 至少在艺术观念上 , 张导演还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