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我采用的方法是: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指名对话——感受渔夫的智慧 。整篇课文的教学以朗读贯穿其中,但这节课上完,总感受欠缺些什么,后来请教了听课的孙老师,他说这篇课文内容比较长,采用朗读的方法,作为听课老师的角度来看缺少观赏性 。我也一直在反思这节课,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今天我突然想到一训练点:以感悟人物形象入手,抓住课文第11节魔鬼讲述自己的故事,老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魔鬼说渔夫是运气不好刚好碰到第四个世纪把它捞起来,所以要杀了渔夫 。
照魔鬼这样的说法,魔鬼应该是个言而有信的神呀?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能否从文中找一些依据来说明 。这样应该会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说明魔鬼凶恶狡猾的语句读后感悟 。然后进一步去感悟渔夫的智慧,与魔鬼形成鲜明的对比 。
这只是我教后的一点思考,还没有进一步进行实践,不知是否可行?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优秀5篇】2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候,课堂上发生的一场争论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首我国家喻户晓的童话诗,在教材中是一篇阅读课 。在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课堂上,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大部分同学喜欢忠实善良的渔夫,不喜欢贪心不足的老太婆 。而有几个同学却一反常态的提出喜欢“我喜欢老太婆,不喜欢渔夫”的言论 。他们认为:文章的中心是在赞扬渔夫的忠厚善良,但是他这种忠厚善良近乎于懦弱和无能,一味地听老太婆的指使,机械地完成老太婆教给的所有任务,明知是老太婆贪得无厌,还把她的话当作圣旨去执行,在办事的过程中不假思索,不动脑筋,对于老太婆的错误行径非但没有及时的制止,而且还象执行公务一样敢怒而不敢言,他的听话成了对老太婆的纵容,最终连一个金鱼要报答他的木盆也没有得到,这样的忠厚善良难道还值得我们去喜欢他,欣赏他,效仿他吗?再说老太婆,她的凶狠、贪心不足,当然是可恶的,可是她“抢抓机遇上台阶”也挺值得欣赏 。她抓住了渔夫的忠厚善良、听话的特点和金鱼报答救命之恩心切机会,使生活一次又一次得到改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只不过她没有很好的认识自我,若不是她太不知足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激怒金鱼,她就是永远富贵的女皇 。如果老太婆能改变一下自己生活的态度,与渔夫和睦相处,一道在生活稍微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了 。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老太婆的言行,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听了个别同学的争论与分析,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观点,觉得孩子与众不同的观点映射出了他们高度的分辨力和与时俱进的思维力,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事物了 。
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也确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不能用不变的眼光看发展中的事物!虽然学生的回答与教材的本意有所出入,但是这种同中有异应该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优秀5篇】3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语言的特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进行了分主角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构成了强烈的比较,全体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 。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所以我认为,只要肯大胆放手,学生的潜力会最大限度的发挥 。
其次由浅人深,突破难点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对“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 。为突破这一难点 。
我从人物和情节角度,研究、设计了一组由浅人深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让学生沿着教师铺设的台阶,拾级攀登,逐步明确: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可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它是邪恶势力的化身 。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可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曲折反映,最终渔夫的胜利则寄寓了“正能压邪”的道理 。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开拓想像,训练思维 。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提高,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 。在赏析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用自我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本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反思【优秀5篇】4《渔夫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来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 。
- 狗狗挑食怎么办 如何纠正狗狗的挑食行为
- 英短的智商有几岁
- 我的闺蜜作文
- 焯过水的花甲怎么保存
- 包好的粽子等多久才煮
- 包子馅的面团需要醒多久
- 菠萝蜜没有熟切开会坏吗
- 尿素灯亮怎么手动消除
- Obd灯亮是什么故障
- 宣a是哪里的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