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形式特征( 三 )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 。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 。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 。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 。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 。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 。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 。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 。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 。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 。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 。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 。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 。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 。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 。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 。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 。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 。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强,,皇家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便大量使用了琉璃砖瓦 。琉璃瓦的色泽明快,颜色丰富,有黄、绿、蓝、紫、黑、白、红等等 。一般以黄绿蓝三色使用较多,并以黄色为最高贵,只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 。就是在皇宫中,也不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剪边”(镶边) 。在王府和寺观,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瓦顶的 。清朝雍正时,皇帝特准孔庙可以使用全部黄琉璃瓦,以表示对儒学的独尊 。琉璃瓦件大约可分作四类:一类是筒瓦、板瓦,是用来铺盖屋顶的 。第二类是脊饰,即屋脊上的装饰,有大脊上的鸱尾(正吻),垂脊上的垂兽,戗脊上的走兽等,走兽的数目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等级而决定 。明清时期规定,最多的是十一个,最少的是三个,它们的排列是,最前面为骑鹤仙人,然后为龙、凤、狮子、麒麟、獬豸、天马……等等 。第三类是琉璃砖,用来砌筑墙面和其他部位的 。第四类是琉璃贴面花饰,有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物故事以及各种几何纹样的图案,装饰性很强 。
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艺术部分 。我们今天看见天安门城楼、故宫三大殿以及天坛、颐和园、雍和宫等等重要建筑的室内外,特别是在屋檐之下的金碧红绿彩画,使这些阴影部分的构件增强了色彩对比,同时使黄绿各色屋顶与下部朱红柱子门窗之间有一个转换与过渡,使建筑更觉辉煌绚丽,这实在是一种很成功的手法 。建筑彩画也有实用和美化两方面的作用 。实用方面是保护木材和墙壁表面 。古时候有一种椒房,即是在颜色涂料中加上椒粉,不仅可以保护壁面和梁柱而且还可散发香气驱虫 。装饰方面的作用即是使房屋内外明快而美观 。彩画的图案早期是在建筑物上涂以颜色,并逐渐绘画各种动植物和图案花纹,后来逐步走向规格化和程式化,到明清时期完成了定制 。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完全成为图案化的彩画,分为和玺(以金色龙凤为主要题材)、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琢墨、烟琢墨、雄黄玉、雅五墨等,它们都以用金多少和所用的主要题材来定其等次贵贱 。另一类是后来才兴起的“苏式彩画”(苏指苏州),它的特点是在梁枋上以大块面积画出包袱形的外廓,在包袱皮内绘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各种故事、戏剧题材 。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彩画,如故宫太和殿的柱子以贴金沥粉缠龙为饰,遵化清东陵慈禧陵在楠木梁枋上素底描金彩画,达到了金碧辉煌登峰造极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