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徐庶早先名福,是单姓人家的子弟,所以叫做单福,后改名为徐庶 。但是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了 。”单家“二字在这里绝不是”单姓人家“的意思 。单字有四音,作姓时读作”SHAN“,一般的情况下读作”DAN“ 。
古籍中常见”单家“一词 。苏峻传》:”峻本以单家,聚众于扰攘之际 。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叙薛夏事迹:”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 。天水旧有姜、净、任、赵四姓,常推于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 。四姓欲共治之,夏乃游逸,东诣京师 。
“所以《魏略》所谓徐庶”本单家子“,是说徐庶出身寒微,非高门大族 。并非说徐庶本是姓单人家之子 。说说徐庶徐庶,字元直,曹魏重要谋士 。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 。
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 。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 。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 。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 。
”刘备签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 。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 。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 。
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 。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 。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
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 。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 。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之才强于二荀,但在【三国志】中,对徐庶的记述却极少,只说他是诸葛亮少年时的朋友,后来跟随刘备,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算是功绩 。
而如果结合裴注中所载【魏略】中的说法,则徐庶的形象就更不那么圆满了:“亮独观其大略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在诸葛亮的眼中,徐庶的才能只能做到郡守,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
而徐庶后来由于襄阳追击战中,老母被捕获,于是就同他的朋友石韬一起跟随了曹操,最后只是做到了御史中丞,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评论 。因此有人据此就认为历史上的徐庶是一个和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完全不同的凡夫俗子,即没有荀、郭之才,也没有鸿鹄之志,对于刘备阵营来说,实际上也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人物 。但如果我们读史时再仔细一些,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徐庶的志向是“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和诸葛亮的志向是一样远大的 。
他跟随刘备后,立刻得到刘备的器重,飧銎髦厥窃谛焓?萍鲋罡鹆林?熬偷玫降模?虼诵焓?畔蛄醣竿萍隽酥罡鹆痢6?罄矗?罡鹆撂?敌焓?谖汗?蛔鞯接?分胸┦保?痔鞠⑺怠拔菏舛嗍恳?『伪硕?瞬患?煤酰俊保?蜕倌晔钡钠兰劢厝徊煌??而【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述,更能说明徐庶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五月,太子禅即位,时年十七 。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 。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
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 。然 。
徐庶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徐庶是怎么死的?
这是徐庶最后一次出场 。初看之下,庞统和徐庶的江边相遇似乎只是一个孤立事件,既使删除这段情节,好像对故事的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
罗贯中不会安排没有用意的情节,庞、徐江边相遇也是如此 。
庞统刚刚骗得曹操把战船连锁起来,徐庶就立即来揭穿庞统的把戏,罗贯中的用意在于点示读者,徐庶都看得穿的把戏,曹操就更能看得穿,曹操的用兵经验和对人情世故的熟谙远非徐庶可比 。类似手法属罗贯中的惯用伎俩 。诸葛亮舌战群儒后,黄盖就说这是无用功;草船借箭刚回来,就立即要火烧战船 。
徐庶巴巴地跑到江边来见庞统,主要目的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不凡 。徐庶以为自己能够发现庞统的诡计,是一个了不得的高明见识,这样高明的见识又偏偏在曹营里不能对任何人讲 。不能听到赞美,不能表现自己,会让徐庶郁闷死的,所以徐庶一定要找一个人来证明自己的高明 。
极强的表现欲本身就是不成熟和肤浅的标志 。
- 爱的告白句子
- 推荐超好听的经典个性签名
- 无线键盘的接收器在哪里
- 互联网企业指的是什么
- mac最初的账户为什么删不掉
- 抖音合拍怎么加自己的声音
- vivo手机无缘无故黑屏
- 苹果备忘录扫描的图片怎么保存
- 号码暂停服务怎么恢复
- 做文档的软件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