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什么意思?( 二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是什么意思?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句话出自于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 。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
按:车,古文;舆,今字 。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梁惠王上,古文 。
主要表述孟子劝解梁惠王做一个仁君的故事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
经始勿亟(jí),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yōu)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hé) 。王在灵沼,於(wū)牣(rèn)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hé)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 。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 。
对“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这句话怎么理解?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意思是: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
出自战国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选自《孟子》卷五 。
节选原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