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上班累不累 阳光电源待遇怎么样( 二 )


(阳光电源逆变器产品 。来源:官网)
先人一步入局,苦熬机会慢慢发育,是阳光电源起步阶段的秘诀 。阳关电源是海内最早涉足逆变器生产的厂商,特变电工、正泰、华为、锦浪等公司随后而来 。
之后阳光电源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则有赖于善做减法的策略 。
早先,阳关电源通过生产传统能源产品维系发展,相关业务为公司源源不断输送现金流 。但到自2004年起,曹仁贤力排众议,先后砍掉了UPS(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源业务,其中应急电源已经做到了行业前三 。
这使得阳光电源一下子减少几千万元的销售收入 。
但曹仁贤并不认为可惜 。他的想法,是努力做好一件事 。在他看来,要保持企业竞争力,必须承受销售收入的下降 。而做减法,是为了将来做加法 。
“现在赚钱,不等于明年还会赚钱 。顶尖企业3年以后的产品都在预演了,我们还在为今天的生活拼命,肯定没有后劲 。”
由此,公司资源全部集中到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品上来,也才有了阳光电源的腾飞 。
上市前的2010年,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在海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2.8%,多年居全国第一 。当年光伏电源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风能电源产品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 。
到2020年,阳光电源年营收达到192.86亿元,同比增长48.31%;归母净利润达到19.54 亿元,同比增长118.96% 。
光伏产业技术迭代迅速,逆变器本身的技术壁垒不高 。假如不能集中资源发力新能源产品,很轻易被后来者赶超 。事实证实了曹仁贤减法策略的准确性 。
至于曹仁贤的加法,体现在技术研发上 。
以研发投入比例来看,阳光电源2020年的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仅为4%,2021年上半年提高到了5%左右 。相比同行不算高,甚至有所不如 。这成为一个质疑点 。然而实际上,研发投入比例与营收规模这种基数有关,另外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阳光电源对研发的重视 。
2011年上市的时候,阳光电源研发人员为187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0.51% 。
到2020年,阳光电源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824人,在公司占比达到40% 。同时研发投入金额达到8.06亿元 。对比同行,优势明显 。
同期,除涉足光伏逆变器但主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华为外,光伏逆变器头部厂商的锦浪科技研发人员占比19.16%,研发投入9432万;固德威研发人员占比17.86%,研发投入9200万;上能电气研发人员占比25.47%,研发投入7615万 。
即便技术壁垒不高,参与竞争的各位玩家也不能轻蔑技术研发的投入 。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逆变器行业集中趋势开始加速,且行业另一龙头华为早先退出了美国市场,阳光电源的逆变器海外市场爆发,逆变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05% 。
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宣布的2020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排名,华为与阳光电源位列前二,相差无几 。而在之后的中期业绩公告中,阳光电源自称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2020年全球市占率27%左右 。
除光伏逆变器外,眼下的阳光电源还经营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电站业务、氢能业务 。总的来看,它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由点到面,向新能源领域进行全面拓展 。
其中,电站业务于 2013 年投入,依托于逆变器产品方面优势,发展迅速,在很长时间里都是阳光电源第一大营收来源,眼下也是第二大业务 。
在2021年上半年,阳关电源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实现收入35.91亿,在总营收占比43.74%;电站投资开发收入26.89亿,总营收占比32.75%;储能系统收入9.20亿,总营收占比达到11.20% 。
不过电站投资潜藏风险,投资金额大、周期短,既涉及到地面资源,又涉及到各类商业屋顶资源,投资决策非常慎重,在项目建设实施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
储能板块目前营收贡献排第三,虽然比例不大,但同比增速267.38%,是决定阳光电源今后发展空间的要害 。
03、新故事的想象与隐忧储能业务是阳光电源近年来增长最迅速的板块,也是伴随新能源发展而正在兴起的领域 。
在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共识 。
不过,在谈论新能源重要性和广阔空间的同时,大众对很多细节了解不多 。比如从当下情形来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不如火电“稳定” 。风有起有停,太阳有升有落,相应的发电时段分布与用电负荷存在较大差异 。
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分析,风电一般夜间出力较大,但此时用电负荷较小;光伏发电出力在傍晚快速减小,但此时实际用电负荷正迎来晚高峰;水电出力受来水情况影响,汛期出力较大而枯期出力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