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三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在多次被接受请求的演练后 , 妈妈突然改了态度 , 对能够信心满满拿到气球的女儿说 , 这个气球已经有人要了 , 下次我再送给你 。
被拒绝后 , 她第一反应是愣住 , 没想到会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 有礼貌的她 , 嘴里的那句没关系怎么都说不出口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受到打击的她缩着脖子躲在妈妈的身后 。
妈妈引导她说没关系 , 但小小的她只觉得被拒绝很委屈 , 埋进妈妈的怀里 , 眼里的小泪珠一颗接一颗地掉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在小朋友眼里 , 被拒绝意味着不受欢迎 , 难过的感觉油然而生 , 心理学家也曾说过 , 最温柔的拒绝也有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尖锐的痛感 。
其实拒绝有时候并不是针对对方 , 而是迫于不同原因给出的一种结果反馈 , 但小孩子的心思单纯 , 想不到那么多 。
如果非要用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强行要求小孩子 , 这本就不公平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还好妈妈耐着心和女儿解释 , “当我们提出需求时 , 别人无论是答应还是拒绝 , 答应了 , 我们就说谢谢 , 没答应 , 我们就说没关系~”
在妈妈的鼓励下 , 母女又演练一次被拒绝的场景 , 还是熟悉的话术 , “小朋友这个气球下次再给你可以吗?”
被拒绝的瞬间 , 她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 立刻低下头 , 想把自己藏起来 , 两只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
听了妈妈的劝导 , 道理似乎听进去了一点 , 可是被拒绝的滋味不好受 , 小小的她还不会处理和消化这种情绪 。
妈妈揽过女儿给她安慰 , 想通过用奖励的方式让她尝试迈出勇敢的一步 。
“别人拒绝也没关系 , 妈妈给你一颗勇气糖 , 你吃了以后 , 别人拒绝你 , 你也会觉得没关系 。 ”
泪眼盈盈的她开心地吃下了妈妈给的勇气糖后 , 真的变勇敢了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在这次“被拒绝”的演练中 , 她终于跟着妈妈的引导 , 大声地说终于说出了这句 , “被拒绝也没关系 , 我勇敢~”
看到视频中那个蹦蹦跳跳说着没关系的小影子 , 感觉自己也被安慰到了 。
“这一颗糖的力量 , 让无数扇门 , 在她的世界打开了 。 ”
大家都在赞叹妈妈教科书式的教育 , 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害怕被拒绝时 , 只是会被一味的嘲讽和辱骂 。
“叫人啊”、“怎么不说话?”、“连话都不会说 , 一点礼貌也没有 。 ”
在这些场合里 , 内向在大人眼里成为了只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失礼 , 他们从未想过应该如何正向引导孩子们去面对这种事情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大多数父母只喜欢在外人面前落落大方、对话自如的小孩 , 而在陌生场合里沉默寡言、畏畏缩缩的小孩 , 就会被认定是性格问题 。
毛不易在接受采访表达自己的观点 , 内向不是缺陷 , 只是性格中的一种 。
是啊 , 月有阴晴圆缺 , 人的性格怎么就不能分为内向和外向呢?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
对此 , 大人想利用挫折教育改变孩子 , 可挫折教育不是贬低教育 , 也不是仅仅去让孩子承受挫折 。
而是应该去教他们拥有面对挫折时有再次尝试的勇气 。
李诞曾经在节目说过现在孩子们一个共通的问题 , 从小只学了要如何解决 , 没人教如何去接受 。
为什么无数个成年人会在这类视频中流泪不已?
那是因为在每一个坚强的成年人躯壳之下 , 都有过一个曾经被伤害过的小小灵魂 。
所以 , 当视频的中女儿吃到了勇气糖时 , 这些曾因为类似的时刻而久久不能释怀的成年人们 , 也终于收获到了那份久违的慰藉 。
东亚国家的教育模式,是在践行“我为你好”,还是在泯灭天性?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