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乾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有个别致的“趣称”,是为“清平宗”( 二 )


对于鳌拜 , 其实康熙这么多年来根本没什么恨 , 他无非就是厌恶鳌拜以前不给他面子 , 可比起鳌拜的付出和功绩 , 鳌拜确实罪不至死 , 所以当康熙老了的时候 , 他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对鳌拜好一点 。
【爱历史】乾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有个别致的“趣称”,是为“清平宗”
文章图片
如果是普通人 , 对一个逝去的人好一点 , 这简直就是虚伪的忏悔 , 可是康熙是皇帝 , 他可以给予鳌拜的“身后名声”弄得好看一点 , 于是康熙五十二年 , 康熙下令追赐鳌拜“一等男爵”(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 理由是感怀鳌拜以往的功劳 。
不过康熙没有傻到自己给鳌拜“平反” , 因为当年给鳌拜定的罪 , 是康熙给出去的 , 现在又推翻此前自己的旨意 , 这种事情做起来太丢脸了 , 所以康熙用一种折中的办法来表达了他对鳌拜的态度 。
这既是平反 , 也不是平反 , 原因就是康熙不可能认错 。
雍正给鳌拜的平反:条件好一点 , 但还是不彻底 。
康熙做的事情 , 对于朝堂来说是一种共识 , 这是康熙在自己的统治晚年 , 对自己一生所做的“总结” 。
鳌拜是康熙不可回避的一个人 , 他毕竟为爱新觉罗家族付出那么多 , 如果康熙没有给予鳌拜好名声 , 朝堂上的人也不敢太卖命 , 不过朝堂也不可能要求康熙完全平反鳌拜 , 那不现实 , 所以给一个态度就行了 , 起码众人对康熙的要求就是这么个水平 。
而鳌拜 , 也让新登基的雍正看到了一点可以“运作”的空间 。
雍正需要运作什么?
自然也是名声 。
【爱历史】乾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有个别致的“趣称”,是为“清平宗”
文章图片
对一个大臣的身后事处置如何如何 , 这很直接影响这个皇帝身后名声的定义 , 所以反贪皇帝 , 也需要借着鳌拜来刷新一下他的存在意义 , 因为雍正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 他再不做点让大臣们看起来顺眼的事 , 他也怕他驾崩后名声不好 。
所以雍正也开始了对鳌拜的一次“追赐” , 他给出的待遇比康熙要高得多 , 那就是追封鳌拜为“一等公” , 而且还是“世袭罔替” , 这就意味着鳌拜的后人 , 以后继承一等公的爵位 , 都不需要降低档次 , 一直都是一等公 。
世袭罔替若是在多罗郡王、和硕亲王的身上 , 那就叫“铁帽子王” , 放在鳌拜的身上 , 暂且可以称之为“铁帽子公” 。
雍正给鳌拜追封一等公 , 其实本质上是在恢复鳌拜以前最“巅峰”时期的爵位 , 因为在康熙六年 , 鳌拜就从二等公升为一等公 , 这也说明了鳌拜曾经也是一等公 , 所以雍正的追封 , 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平反 。
只是雍正对鳌拜的善良也仅此而已了 , 他仍旧不能够对鳌拜当年被囚禁的“三十大罪”做出什么清除行为 , 因为那是他父亲康熙定的罪 , 如果他做过头了 , 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 还会落得一个不孝的名声 , 所以雍正恢复了鳌拜的部分身份 , 却还是不够彻底 。
【爱历史】乾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有个别致的“趣称”,是为“清平宗”
文章图片
乾隆的“平反瘾”:鳌拜彻底平反 。
对于平反这件事 , 乾隆肯定有很深的见解 , 因为他这种事情 , 做得并不少 。
乾隆在晚年追求“十全之功” , 自称“十全老人” , 其实十全 , 这只是一个大方面的具体追求 , 但背后的细节中 , 乾隆也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增加自己“圣君形象”的机会 , 比如在关于大臣的关系处理中 , 乾隆就是如此 。
乾隆四十三年 , 乾隆对“三位”禁忌人物进行平反 , 第一位是大清禁忌中的禁忌 , 曾经逼得乾隆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喊“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 , 乾隆很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 平反了多尔衮的功绩 , 恢复了他和硕睿亲王的爵位 。
平反多尔衮 , 当时的争议还是很大的 , 因为多尔衮犯的错 , 好像也没有那么值得被原谅 , 但是乾隆还是坚持自己觉得多尔衮有不世之功的观点 , 最终多尔衮平反 。
除了多尔衮之外 , 他的八叔、九叔也相继被他平反 。
当年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因为在九子夺嫡中和雍正产生的矛盾太深 , 加上在雍正登基后 , 胤禩还去找雍正的麻烦 , 所以雍正一气之下 , 将两人废除宗籍 , 废为庶人 , 并且连名字都改了 , 一个叫阿其那 , 一个叫塞斯黑 , 所以这两人 , 在雍正朝和乾隆朝 , 都是顶级禁忌 。
【爱历史】乾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有个别致的“趣称”,是为“清平宗”
文章图片
但大伙没想到 , 乾隆说给俩叔叔平反就平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