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 ,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有了不小的意见 。
张居正是内阁首辅 , 皇帝老师 , 又和司礼监是同盟 , 尽管不曾危害国政 , 但在很多事情上常常忽略了万历皇帝的感受 。
帝王权威是不容冒犯的 。
朱翊钧很不爽 , 但他没有发脾气 , 而是一次与又一次嘉奖张居正 。
太后有时候也会忽视朱翊钧 , 因为每次有大事 , 太后都会问朱翊钧:“使张先生闻 , 奈何?”(取自《明使》)
由此可知 , 从10岁开始 , 朱翊钧就生活在老师张居正的阴影之下 。
文章图片
万历十年 , 朱翊钧迎来了性格上的巨大转变 , 因为这一年 , 张居正去世了 。
老师去世 , 朱翊钧终于可以亲政了 。
而上台之后 , 他性格大变 , 骤然翻脸 , 直接剥夺了张居正的一切荣誉 , 还查抄其满门 。
在朱翊钧心中 , 只要清算掉老师张居正 , 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帝王权威 。
然而 , 他错了 。
虽然 , 亲政后 , 他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 , 平定了西北、西南和朝鲜边境 , 但他也发现 , 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 数不胜数 。
最初 , 他清算张居正 , 本意是想要自己掌控局面 , 结果 , 受益的却是另外一批文官 。
这些人 , 借着打倒张居正的名义 , 背地里谋取自己的利益 。
文章图片
因为这些人 , 朱翊钧对朝堂很失望 , 也产生了倦怠之意 。 后来 , 另外一件事的发生 , 直接让他萌生了退意 。
这件事 , 就是立太子之事 。
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 , 想要册立郑贵妃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 , 可朝臣们纷纷以祖制、国本等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
朱翊钧不愿意 , 但又没办法不顾朝臣们的意见 。
于是 , 他选择了“拖”字解决 。
与此同时 , 勤勉政务的朱翊钧 , 也整日开始流连酒色 , 身体每况愈下 。 到后来 , 他直接以身体原因为由 , 心安理得地罢朝 。
但在群臣的压力下 , 朱翊钧的“拖”字没有奏效 。
万历二十九年 , 他被迫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
此时的万历皇帝 , 已经进入了完全消极懈怠的状态 。
文章图片
他的这种怠政治 , 被后人称为“六不做” , 即:
不郊 , 不亲自郊祭天地 。
不庙 , 不亲自祭祀宗庙、太庙 , 无视臣民的诉求 。
不朝 , 不上朝 , 不主持朝廷会议 , 就算大臣跪宫门也不予理会 。
不见 , 不接见大臣 , 一般的官员根本见不到皇上 , 台省各路官员更是二十几年没见过天颜 。
不批 , 不批示大臣的奏章 。 明朝大臣不轻易上奏 , 除非有急事 。 而万历皇帝养成了一个坏习惯 , 将大臣的奏章“留中” 。 不给批示 , 事情就完全办不了 。
不讲 , 不参加经筵讲席 。 经筵本来是为皇帝专门设置的讲席 , 由大学士等人每日为皇帝讲经史 , 探讨治国理念 。 但这万历皇帝连朝都不上了 , 自然也就不参与经筵讲席了 。
因为他长年累月的“六不”作风 , 朝廷各个党派林立 , 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派别众多 , 有的官员位置更是空缺许久 。
但即便如此 , 万历皇帝一朝 , 并没有让大权旁落 。
皇帝真正的权威 , 依然掌握在万历自己手中 。
而这一切 , 并不是因为万历皇帝多么厉害 , 而要感谢明朝的制度 。
文章图片
其一 , 完善的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 。
明朝的上传下达 , 是通过两个制度完成的 , 即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 。
内阁的官员 , 是由皇帝选派的 , 负责将向上帝奏报 , 写意见 , 相当于皇帝的智囊团 。
一般来说 , 皇帝不需要自己想解决方案 , 只需要对内阁官员的意见给出批示就行 , 也就是所谓的“批红” 。
朱元璋在位时 , 为了能够完成批红 , 经常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
明成祖感觉 , 皇帝这样过劳实在不行 , 就搞出了司礼监 。 即由翰林院大学士 , 教会太监识文断字 , 然后太监们帮着皇帝搞朱批 。
文章图片
为什么非要由太监来做这件事情呢?
主要还是因为太监的身体特殊 , 他们没有后代 , 容易被人瞧不起 , 就更能够忠心为皇帝办事 。
- 【历史故事】英布为什么要背叛项羽投靠刘邦
-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哪三位大臣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恭侯”
- 【爱历史】史书上张居正对海瑞的态度是怎样的
- 【历史故事】张骞出征西域,为什么没有去伊犁
- 【历史故事】曹操花重金赎回的蔡文姬,却为何让她另嫁了他人呢
- 【爱历史】究竟有那些战略上的失误而导致蜀汉政权最终的覆灭呢
- 【爱历史】有权势的宦官最为出名的代表,最早的权宦——赵高
- 【游戏世界】“T1小吕布自信发言图”火了,韩网热议LCK,只有GEN能造成威胁
- 鸡蛋和豆浆为什么不能同时吃呢
- 练腹肌不能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