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嘴里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别再假惺惺了( 二 )


如果父母以自己的想法去照顾孩子 , 只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 而无法使孩子真正的快乐 。
特别是在父母过度强调“为你好”的状况之下 , 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1)不再反抗父母、过度依赖
当孩子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父母回心转意之时 , 必然会选择依赖父母的状态 。 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 , 孩子就像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一样 。
只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就可以 , 他们缺乏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 因为所有的事情爸爸妈妈已经被安排好了 。
只是这样行尸走肉的生活真的会让孩子开心吗?显然是不会的 , 孩子长时间如此自然而然心理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
父母嘴里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别再假惺惺了
文章图片
2)缺乏自理能力
“我是为你好”的理念之下 , 爸爸妈妈确实会帮助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 。 但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学习的欲望 , 因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处理好 。
或许在婴幼儿阶段 , 父母的处理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方便 , 但是慢慢地长大之后 , 他们进入到社会和其他人相处 。
谁又能够帮他们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呢?这时候所缺乏的自理能力会让孩子丧失更多的机会 。
之前就有一部分父母表达出来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 , 不用洗衣做饭是为他们好 。
可是在得知自己孩子不懂洗衣服 , 无法和舍友更好相处被退学时 , 却又流下悔恨的泪水 , 这其实就是孩子在长期“为你好”的状况之下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 影响到了他们未来的生活 。
父母嘴里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别再假惺惺了
文章图片
3)孩子心理受挫
“我家孩子这么开心 , 他怎么会不舒服呢?天天帮他做好所有的事情 , 他只需要学习 , 自然而然也会十分幸福 。 ”
在父母的想法之中 , 自己付出那么多 , 自然而然需要得到孩子的感谢 。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 , 或许并不会存在这样的情绪 , 最重要的是 , 有一部分孩子或许会刻意地去压制自己内心对于父母的反叛 。
等到有一天突然醒悟 , 就会将自己之前的生活全盘推翻 , 表现出来叛逆的情况 。
就像乔英子最后选择自杀的情绪一样 , 一个极度乖巧懂事的孩子最后却走上这样的道路 , 难道还不能证明孩子心理受挫的痛苦状态吗?
父母嘴里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别再假惺惺了
文章图片
父母该如何正确给予孩子关爱 , 避免过度强调“我是为你好”?
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孩子三岁之前 , 他们确实需要父母的照顾 , 因为自己缺乏一定的自立能力 。
但是在三岁之后 , 孩子会进行自我的选择 , 慢慢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也能帮助他们逐渐地独立 。 在孩子10岁左右的时候 , 独立能力已经逐渐建立 。
也就是说 , 在孩子10岁之前 , 父母或许可以以一种管理者的态度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
但是在10岁之后 , 孩子也会有自我的判断 , 父母就应该以领导者的姿态去和孩子相处 。
摆正自己的位置较为重要 , 避免将所有的事情给孩子安排好 。
父母嘴里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别再假惺惺了
文章图片
把选择权给孩子
在“我是为你好”的过程之中 , 孩子确实会缺乏选择的能力 。 因为爸爸妈妈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好 , 但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 。
每一位家长也应该清楚 , 我们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 就应该将选择权交给孩子 , 让他们在具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之下进行决策 。
长期如此 , 孩子也会独当一面 , 展现出来他们的本领 , 当然 , 在这个过程之中 , 父母也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 。
父母嘴里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别再假惺惺了
文章图片
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 避免愿望强加
很多父母在进行“我是为你好”的思维安慰之时 , 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孩子该走的弯路一条都不会少 。
即使父母给孩子安排得再好 , 他们没有走过这条路 , 就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 。
父母千般阻碍 , 只会对他们的成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 所以 , 我们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避免自己内心的愿望强加 。
除此之外 , 有一部分父母或许会考虑自己之前 , 没有实现的愿望 , 让孩子来通过努力进步不断地实现 , 这也是错误的 ,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