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二 )


再比如孟达 , 其人因出卖主公刘璋 , 身后有世家大族支持 , 便一直得到刘备器重 , 特别优待 。 后来关羽遇险 , 孟达坐视不理 , 导致荆州全失 。 叛逃曹魏后 , 前程不通 , 便又欲反正 , 结果在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面前 , 大摆教条主义 , 身败名裂 。
但是随着荆州派系的不断壮大 , 和益州本土士族之间围绕土地、政治话语权之间的斗争 , 也就愈演愈烈 。 刘备和诸葛亮在时 , 尚能凭借自身的势力声望、权谋机变 , 勉强压制住这股逆潮 , 但随着刘备和诸葛亮的相继离世 , 这股内斗的火山潮 , 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 最终导致了整个蜀国的分崩离析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以刘巴为例 , 其人在益州横行 , 为所欲为 , 他不但与益州当地的士族交恶 , 和武人张飞之间 , 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 彼时刘备和诸葛亮等人苦心调解 , 却依旧无济于事 。 权力的崩解 , 早就埋下许多看不见的裂痕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到了曹操统一北方后 , 益州的士族便日渐归心于魏国 , 慢慢产生了如此论调:汉王朝的正统继承者应该是魏 , 而不该是蜀 。 这种论调对于蜀国的正当性 , 可谓是一个致命打击 。 比如蜀郡人张裕 , 就多次声称蜀国将亡 , 谯周等人 , 更是恨不能“开门迎客” 。 后来 , 魏军大举攻入蜀中时 , 就是谯周劝说刘禅挂冠投降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由于刘备势单力孤 , 对于这些世家大族们堂而皇之的“卖国”行径 , 也只能忍气吞声 , 甚至不得不继续任用他们 。 比如谯周 , 发表“反动言论”后 , 非但没有受到惩处 , 反而还官升一级 , 成为光禄大夫 , 地位仅次于九卿 。
到了诸葛亮主政时期 , 诸葛亮为了减少益州本土士族的制衡 , 殚精竭虑 , 采取了一系列开土、化民政策 。 尤其是利用南征 , 采取了大规模的分割统治政策 , 把南中原有的四个郡增至六个 , 实行移民政策 , 又从南方少数民族各族中挑选不下万名壮丁编入蜀军 , 从而大大兑释、削弱了益州本土世家大族对军队的控制 , 对世家望族的土地和兵力 , 起到一个制衡作用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在诸葛亮的强大个人声望和恩威并济的政策下 , 益州士族和荆州士族能在整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 , 但随着诸葛亮人死灯灭 , 他苦心孤诣经营的稳定局面 , 也瞬间大厦将倾 。
诸葛亮去世后 , 益州派和荆州派的关系 , 便由互不合作 , 变成了互相拆台 , 蜀国内部的大乱斗简直如火如荼 。 诸葛亮五丈原尸骨未寒 , 魏延便与杨仪内讧 。 主张继续北伐的魏延与主张撤退的杨仪意见对立 , 最终杨仪派人杀了魏延 , 自己却也失足而死 。
其他的 , 还有姜祎与姜维、杨仪与刘巴、姜维与张翼、张裔与岑述、姜维与杨戏等 , 《蜀志》群臣传中 , 有关群臣不和的记载非常之多 , 这里且不一一展开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整个蜀国的历史 , 就是一段“内斗”的历史 , 刘禅就像是国家的一个吉祥物 , 看起来似乎风光无比 , 实际上就如牵线木偶一般 , 身不由己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都说“扶不起的阿斗” , 加上刘禅亡国之君的身份 , 还有“乐不思蜀”这样的成语典故 , 使不少人对他的评价有失偏颇 , 认为他完全是个昏庸无能的废材 。 但刘禅能够在群雄割据、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执政四十一年 , 足见其是具有一定才智的 。
【爱历史】刘禅:我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亡了,真不能全怪我
文章图片
其实相比较同期的吴魏两国国主来说 , 刘禅虽平庸却是幸运的 。 在位时间长 , 没有过滥杀无辜的记录 , 也没有被自己国人推翻 , 最后还得以安度晚年 。 但是为这位无能君王的安逸和平舒适生活买单的 , 却是蜀国的灭亡 。
陈寿评价后主说:“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 惑阉竖为昏暗之后” , 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二端倪:在蜀国这个国家 , 命运是掌握在这些大臣手中 , 而不是在刘禅手中的 。 陈寿的青少年时期在蜀汉度过 , 他可谓是刘禅人生前后的一个见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