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假如是真正的崇祯帝后裔尚在人世,他们在明亡后的遭遇又是如何呢( 三 )


李自成
皇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兄弟刚刚逃出宫 , 尚未到达各自的母家 , 就被人软禁挟持 , 并献给了刚刚入城的大顺皇帝李自成 。 而李自成还算厚道 , 并没有伤害他们 , 还封朱慈烺为“宋王” , 朱慈炯为“定安公” , 朱慈炤为“永平公” , 各自安置住所、妥善照顾 。 朱慈烺得知父母均已去世的噩耗后 , 向李自成提出“不可惊我祖宗陵寝、以礼葬我父皇母后、不可杀戮我百姓”等请求 , 李自成欣然照办 。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 , 李自成率大军北上 , 和拒不归顺的大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会战于山海关 , 朱慈烺兄弟也被带在军中一同前往 。 吴三桂事先已经暗中引清兵入关 , 导致大顺军在一片石被清军偷袭 , 大败而回 , 最终在清军的压力下撤离京师返回西安 。
在大顺军兵败、一片混乱的情况下 , 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兄弟却奇迹般地摆脱了大顺军的监视 , 从乱军之中幸运逃脱 。 但三兄弟因此也失散 , 此后彼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
朱慈烺脱险之后历尽千辛万苦逃回了京师 , 但此时京师已经被清军占据 。 为了避祸 , 朱慈烺隐居在同情前朝的好心人家长达半年 。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 , 京师局势逐渐安定下来 , 朱慈烺以为自己安全了 , 于是找到尚居于京师的外祖父周奎家 , 想继续在周家避难 。 但周奎不念亲情 , 反手将其献给了摄政王多尔衮 。 多尔衮得知前明皇太子出现后极为头疼 , 他既不想留着朱慈烺、导致明朝旧臣奉其为主 , 从而导致清朝统治不稳;又不能公开将其处死 , 使得清军“为明朝报君父之仇”的说法贻笑大方、不攻自破 。
【历史故事】假如是真正的崇祯帝后裔尚在人世,他们在明亡后的遭遇又是如何呢
文章图片
爱新觉罗·多尔衮
思考多日后 , 多尔衮想出了一箭双雕之计:他先是指使人出面举证 , 说皇太子是假冒的 , 然后让皇太子的外祖父周奎、宫中侍奉过皇太子的太监、随驾护卫过皇太子锦衣卫前来指证 , 凡是说皇太子是真的人都被下狱处死 , 这就再也没有人敢说皇太子是真的了 。 于是 , 多尔衮据此指定朱慈烺是假冒皇者 , 将其以“假冒皇太子图谋不轨”的罪名处死 。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 , 皇太子朱慈烺遇害于京师 , 时年只有十七岁 。
大顺军兵败一片石、仓皇撤退之后 , 被挟持随军的皇三子朱慈炯在乱军中和兄长、弟弟分开 , 从此他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前 , 任何消息都没有 , 史书中只留下“十七年、京师陷 , 不知所踪”这样语焉不详的记载 。
但朱慈炯本人虽不知所终 , 他“朱三太子”的名号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后来的各种复明势力一再作为旗帜公开打出 , 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四十八年(1708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七年(1729年) , 甚至到乾隆初年 , 都有各地复明义军以此名号举旗行事 , 以对抗清朝 , 其中以京师人杨起隆用“朱三太子”旗号举事最为人所知 。
康熙十二年(1673年) , 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反清行动 , 也是用“朱三太子”的名号 , 号称自己当年受周、田二家皇亲托孤 , 将躲藏在京师的“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炯偷偷养育在军中 , 为大明保存了这皇家的血脉 , 以图将来恢复大明社稷 。 这也是吴三桂利用“朱三太子”的名号 , 来凝聚天下心怀大明的军民之心 。
从乾隆中期以后 , “朱三太子”的名号逐渐不再为义军们所用了 , 因为按照年龄计算 , “朱三太子”即使在世 , 此时也是超过百岁的老者 , 再奉他的名号起事 , 号召力也不够 , 所以此后“朱三太子”这个称呼才逐渐消失 , 不再成为后来举事者的旗帜 。
在崇祯帝自尽、大明中枢覆灭的时候 , 皇女长平公主大难不死 , 幸存了下来 。 因为是女子 , 对后续王朝的威胁性不大 , 所以不管是大顺还是清朝 , 出于安抚人心的考虑 , 对这个前朝皇女都还算优待 , 特别加以安置 。
【历史故事】假如是真正的崇祯帝后裔尚在人世,他们在明亡后的遭遇又是如何呢
文章图片
爱新觉罗·福临
清军占据京师后 , 长平公主曾经上书顺治帝 , 要求出家为父母守孝 , 顺治帝不允许(其实是多尔衮的意思) , 并下诏让和长平公主有婚约的周世显将其迎娶回府 , 以安抚其心 。 不过长平公主遭遇大难后心情悲痛、情绪低落 , 因此抑郁成疾 , 于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薨逝于京师 , 年仅十八岁 。 不过即使这样 , 他也是崇祯帝五个子女中唯一得以善终的 , 相对来说已经算是好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