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被嘲讽?不,又反转了( 二 )
文章图片
图据“禹城文学”官微
德州市文联:
征文活动评选“肯定合规”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 9月19日 , 德州市文联工作人员回应称 , 德州作协属于民间组织 , 是社会团体 , 其表示该征文活动评选本身“肯定合规” 。 而该文作者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也表示 , “文章内容绝对属实 , 没想到会获奖” 。
文章图片
舆论场两极反转:
公众评判请勿先入为主
此次围绕作协评选《我的县长父亲》为一等奖引发的风波 , 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质疑作协评选名单的公正、公平性 , 二是怀疑文学作品的水平高低以及作者的真实功底 。
公众关注此类征文比赛获奖信息 , 并不是吹毛求疵 , 而是多数时候 , 舆论场上会有一种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观点博弈 , 一些看起来是对作家文学水平和文学才能的探讨 , 背后实际上是对社会公平以及规则的追问 。
现在来看 , 假设这篇文章更换为其他标题 , 可能并不会引发如此关注 。 同理 , 如果有人去了解或者深读过这位作者的文章 , 恐怕也不会盲目质疑 。
当下 , 舆论场上出现的一些质疑声、嘲讽声 , 有些本身就是偏向解读 , 即看到某个标题就断定这是一篇烂文章 , 看到某段话就断章取义 , 认为是粗制滥造 , 甚至有些带着先入为主的视角 , 以“资源论”“拼爹论”来质疑他人获奖的动机 。
当然 , 对于一份获奖的文学作品和一些公开发表的文章 , 公众当然有理由和权利质疑其获奖的合理性 , 但对于文学作品水平高低的评判 , 向来不应该以作者身份而预设立场 。
即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解读 , 但评价的标准 , 仍应限于文学作品的范畴 , 而非主观或者情绪化批判 。 其中的逻辑在于 , 考量一名作者的文学功底 , 应该是“让作品来说话” , 而不是用主观情绪去表达 。
回到文学本身 , 从《我的县长父亲》获奖一事上来看 , 如果它满足当初作协规定的征文主题 , 契合相关要求 , 且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 证明作者获奖是靠实力而不是其他因素 , 那么公众对它的质疑 , 就不应该单纯放在对于作者的身份和其父亲的官职上 。
本文综合中国新闻网、红星新闻、大众网、新京报等整理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bjnews.com.cn-阅读推荐-
明星、社交媒体、网红如何改变了你的大脑?
【《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被嘲讽?不,又反转了】今天 , 为什么要聆听院士们的高考故事?|周末谈
- 神剧《疼痛难免》原著小说来了,妇产科男医生的日常很治愈
- 奇幻暗黑定格新作,《鬼妈妈》导演归来!这是又要冲击奥斯卡吗?
- 《蚁人3》预告揭露康的能力,偷取他人超能力,曾在假如系列出现
- 明明是同一人,演完《暮白首》再演《沉香如屑》,换完造型认不出
- 从8.5到7.9,《黑话律师》的大结局到底有多少坑才让评分骤降?
- 《冰雨火》收官,王一博发文带来思考,陈晓和王劲松道明演员心声
- 好歌赞故乡《寒窑传说》齐爱云新歌全网上线
- 马丁盛赞恐怖片《欲珠》:这种电影如今很罕见了
- 任嘉伦李沁新剧开播就收视登顶,《请君》向观众展现何为好剧
- 《万里归途》发布新剧照 殷桃真实演绎撤侨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