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居》看「现实主义海派热」

请看下面一组东方卫视与现实主义海派剧的双赢战绩——
2017年的年度剧王《我的前半生》 , 是现实主义海派剧;
2020年年度剧王《安家》、话题剧王《三十而已》 , 是现实主义海派剧;
2021年 , 《理想之城》《小舍得》两部同时段第一热剧 , 是现实主义海派剧;
2022年 , 一季度至今收视冠亚军《心居》《相逢时节》 , 还是现实主义海派剧 。
从《心居》看「现实主义海派热」
文章图片
发现没有?
人民爱看 , 佳作频出 , 多年不衰 , 反而越来越稳固其在「剧坛」中的领军地位 。
借着总局大数据2022年一季度省级卫视新科收视状元《心居》的热播 , 我们来分析这样一个话题——
1号认为 , 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现象 , 必然是万因论 , 但第一因 , 仍是文化土壤本身 。
《心居》剧方道出了上海文化土壤的富饶 , 所对作品产生的直接影响——
上海是中国内地最兼具东西文化色彩的一座城市 , 她的多元性、兼容性 , 衍生出许许多多不同的点面 , 排列组合般无穷无尽、耐人寻味 。 提到上海 , 我们一下子会想起许多形容词 , 而有趣的是 , 这些词往往是看似相悖的 , 比如 , 精巧和大气、典雅和市井、怀旧和新潮、低调和进取……所以 , 可能就是上海的丰富和多元 , 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来书写这座城市 。
另外 ,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 。 每年有无数的人来到这里 。 所以上海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 包括人口结构 , 还有文化沉积 。 她的魅力也在于此 。 上海人是写不完的 , 上海这座城市也是历久弥新的 。 一千个人眼里 , 有一千个上海 。 这为文艺作品展开的深度和广度 , 提供了可能性 。
看懂了这段话 , 你就看懂了《心居》 。
一部《心居》 , 呈现的是两个维度——
说的就是上海作为的特质 。
这个上海大家庭中 , 顾家是从奶奶那辈移民来的 , 历经了父母的第二辈 , 到顾清俞是第三辈 , 父辈已经逐渐在沪扎稳脚跟 , 到顾清俞已经成为上海精英阶层;作为顾家媳妇的冯晓琴则是作为外地媳妇的新移民 , 与其妹妹冯茜茜还在努力扎根上海 , 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安全感;作为顾家亲家的施家则是老上海 , 曾经还是豪门大户 , 但在身世沉浮中逐渐没落 。
从《心居》看「现实主义海派热」
文章图片
当你理解这个脉络 , 再去看剧中人物的性格、状态、反应 , 甚至人物关系、人物矛盾 , 就更能品出一些精致的东西 。 本质上说 , 《心居》中的婆媳冲突(清俞与施家婆婆)、姑嫂冲突(清俞与顾晓琴) , 不仅仅是传统家庭剧中的冲突 , 而是将城市文化冲突集中在家庭冲突里呈现 。
以婆媳矛盾为例 , 它的内核其实是两个上海时代的矛盾——
这是新精英女性与旧贵族女性的冲突 , 尤其爆发在清俞第一次登门施家 , 婆婆故意用茶道文化来与之较劲 , 这是属于那个时代大户人家制造的文化门槛 , 清俞作为自己打拼上来女性自然不知 , 但她有她另一套新生活美学 , 是插花、是瑜伽、是香氛蜡烛 , 只是时移世易 。
说的也是上海作为的特质 。
在同一个家里 , 两种上海生活、两种上海女性并存——
一种极致市井的家庭女性 , 一种极致精致的成功女性 。
尤其《心居》前半程更是如此 , 用了大量交叉剪辑 , 呈现两种女性状态的不同却并存 , 晓琴的清晨 , 是打仗式的喧闹 , 要叫醒、要做早饭、要招呼一家老小;清俞的清晨 , 是清幽感的静谧 , 一个人在布置得很有艺术气息的家里做着舒展身心的瑜伽 。
而这 , 正是为什么文艺工作者偏爱上海的原因:因为它让很多微妙的冲突找到了合理的情境 , 你信任大上海里还有这样一个烟火的冯晓琴 , 也信任大上海里有这样一个精致的顾清俞 。 这座城市 , 撑得起不凡 , 也包容平凡 。
这是国产都市剧中 , 罕见聚焦于城市社区的故事 。
在《心居》里 , 有阿哥、阿姐、阿公、阿嫂 , 有物业、有业委会、有租户、有炒房客、有会所老板 , 更有以老年人为社区故事中心的业主们 。
而这社区故事的中心 , 则是一个中年人与老年人之间 , 相互救赎的故事——
从《心居》看「现实主义海派热」
文章图片
而为什么这样一个故事 , 会首先成立于现实主义海派剧的《心居》 , 就是因为这正是上海正在发生的现实:
剧中 , 借着晓琴调研「社区托老所」项目可行性 , 报告了这样一组数据:
「上海现在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 , 我们这个小区总共两千户 , 按照三分之一至少六百多户老人 , 加上附近小区 , 至少五六千老人 。 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托儿所 , 却没有各式各样的托老所 。 」
也借着展翔向投资圈朋友咨询项目可行性的话头 , 反应了上海的应对措施、治理办法:
「兄弟你可以啊 , 上海是全国最关注老年人群的文明城市之一 , 上海政府给民营养老院的资金、配套设施 , 这块扶持挺多的 。 」
事实上 , 为了应对老年化社会的问题 , 上海已经在积极探索包括「以房养老」、「智慧养老」、「社区嵌入式养老」的举措 , 鼓励社会资源进入 , 提供市场化服务 , 《心居》其实就是把这个现实照进了作品 。
作为传播上海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平台 , 东方卫视自然是这股造势「海派热」的最大功臣 。
一系列吸收了上海文化土壤营养创作出的优质作品 , 在东方卫视上 , 开枝散叶 , 全民传播 。
为什么《心居》与《相逢时节》能够依次摘下2022年开年至今总局大数据省级卫视收视冠军、亚军 , 除了剧集本身质量 , 就在于承前启后的编播衔接 。
在现实主义海派剧《相逢时节》收视呈现高点之时 , 东方卫视充分意识到观众对现实主义海派剧的需求亦在高点 , 因势利导再来一部 , 就有可能乘势而上、继续走高 。 果不其然 , 接棒的《心居》不负所望 , 再创现实主义海派剧在2022年的收视新高 。
而如果接棒的不是《心居》 , 不是现实主义海派剧 , 这种势如破竹的「气」就会被打断 , 这种上升势头的类型剧需求就会由热转凉 , 不管对于接档剧的播出效果 , 还是对于现实主义海派剧的类型发展 , 都是得不偿失的 。
因此 , 编播 , 拼到最后拼的就是平台之间 , 对于社会心理的洞察 。
从《心居》看「现实主义海派热」
文章图片
在 , 东方卫视手握王牌导视节目《东方大看点》 。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 , 《东方看大剧》2022年以来平均收视0.497 , 平均份额1.957 , 排名同时段第一位 , 牢牢锁定省级卫视第一剧宣节目的位置 。
有这样一张王牌 , 也就提前锁定了东方卫视剧场在电视端的最有利的宣传位置 , 此次自然也为心居量身定制了专属特辑《东方大看点:心居》 , 以《心居》为基础 , 从全新的视角进行节目的再创作 , 以扩大宣传效果 。
在 , 东方卫视也手握着一线规模新媒体粉丝矩阵 。
从《心居》看「现实主义海派热」】在一线卫视中 , 东方卫视抖音粉丝量排名第一 , 快手粉丝量排名第二 , 拥有短视频领域极大传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