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看似卫生,实际上不仅不能保证身体健康,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
1、频繁刷牙
经常刷牙能保持口腔干净,但频繁刷牙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牙齿有一层牙釉质,可以保护下层的牙本质和牙髓组织。如果刷牙次数太多,容易将牙釉质磨掉,使牙齿失去保护层,为蛀牙创造条件。因此,刷牙也不宜频繁,每天刷牙次数保持在2—3次即可。
文章插图
2、经常掏挖耳朵
有的人认为耳屎很脏,一天不清理就浑身不舒服。其实耳屎不仅不脏还很有用,耳屎可以滋润耳道、保护鼓膜。频繁掏耳屎可能会刺伤耳膜,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而且,耳屎是可以自动排出的,所以平时就不要乱掏耳洞了。如果确实有必要,可将医用消毒棉签浸在温开水中,稍稍挤干后放进外耳道内,并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
文章插图
3、经常抠洗肚脐
众所周知,肚脐很容易聚集污垢,形成“脐泥”,但“脐泥”也不是你想洗就能洗的。因为我们的肚脐十分娇气,经常搓洗可能引发肚子疼。除非脐泥实在太多,或肚脐眼有异味才需要清洗。洗前可以用一点食用油(或婴儿油),涂抹在肚脐里等“脐泥”润湿后,再用棉棒轻轻擦拭再冲洗干净。清洗后应保持肚脐内部干燥,以免细菌滋生。注意洗肚脐需使用温水,并且动作要尽量轻柔。
文章插图
4、用卫生纸擦水果
市面上有不少未经消毒的卫生纸,纸面含有大量细菌。如果用卫生纸来擦拭水果,很容易沾染细菌。因此,最好不要用纸巾擦拭水果,水果洗完,直接吃就好,不用那么麻烦。
文章插图
5、用抹布擦餐具
有些人洗碗餐具会用抹布来擦拭,觉得这样干爽卫生。相反,抹布上附着大量细菌,如果用来擦拭餐具,反而会造成了“二次”污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将餐具清洗干净之后,放入洗碗槽中自然沥干。
文章插图
6、用酒消毒碗筷
有些人常用白酒擦拭碗筷来消毒,其实,医用消毒酒精的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 ≤56%,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文章插图
7、洗衣机洗内裤
有研究证实,每个人一天的内裤沾有约0.1克大便。如果将内裤与其他衣物同洗,可能导致水中大肠杆菌增加,容易导致病菌滞留在洗衣机内,或残留在普通衣物上。所以内衣内裤最好要单独用开水烫洗。
文章插图
8、淘米时反复搓洗
不少人淘米时会洗个四五遍,其实,反复搓洗大米,会让其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淘米时尽量少用水,在盆里用手搅动清洗1-2遍,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淘米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明显的灰尘,最好用凉水。因为水温越高,米中的营养物质损失越多。
文章插图
9、果蔬洗涤剂清除农残
不少人家里会备果蔬洗涤剂,觉得能去除农残,但其实果蔬洗涤剂的清洗效果与清水无异。相反,如果水果表面的洗涤剂没清洗干净,还会留在瓜果上。大部分的农药遇水后是会分解的,像淡盐水、小苏打水、醋等,目前都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能有效去除农残。因此,清洗果蔬用清水就可以了,用手搓揉就能清除掉蔬菜表面的农药、灰尘等。
注意卫生是好事,但有些卫生的“好”习惯,反而不健康。不过,疫情当前有一个讲卫生的好习惯,大家一定要养成那就是勤洗手,尤其是外出或触碰公共设施后,更应该好好洗手~
文章插图
【 餐具|好习惯不一定是好习惯】来源:宣武普外
- 千万别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受益匪浅)
- 当人50岁后,狠心“摆脱”这4类人,尽量疏远是最好的选择
- 张嘴闭嘴都说这些话的人,多半人缘不好,讨人嫌
- 中国医药|共建共享良好开发生态助力罕见病用药用械可及——企业代表共话罕见病医疗产品开发生态建设愿景
- 不良习惯|全球首个痔疮遗传性研究:O型血的人,或更容易长痔疮,可信吗?
- 关系|专访《黑羊》:当一群好人“谋杀”了另一个好人
- 我劝你,做个“不好说话”的人
- 医院|好消息!3月起看病换医院不需重复检查
- 二月再见,三月你好,春暖花开,微笑生活
- 甲胎蛋白|肝硬化发生癌变时,身体会有这3个征兆,需细心观察,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