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双导师”带路 提升住培医生科研能力

_原题为:“双导师”带路 提升住培医生科研能力
医生|“双导师”带路 提升住培医生科研能力
文章插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 刘颖斌
随着医学发展,打造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医生培养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许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地开始重视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外科住培医师由于亚专业多、手术任务重,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遇到更多的问题和难点。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文,结合上海市在外科住培方面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外科住培医生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未来还将在哪方面着力?本期,邀请刘颖斌教授做一介绍。
住院医师的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力的提高,更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外科的发展,要求外科住院医师成为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手术技能外,还需要具有严谨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并不是狭隘地指发表论文数量,而是指每位临床医师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运用科研思维对未知的专业领域进行科学探索,且能独立地确定课题、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
科研能力培养 现状不容乐观
我们对外科住培医师的科研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外科住培医师的科研意识相对薄弱。缺少合适的平台和引领,科研氛围感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住培医师科研培训工作面临一定的困境。
以上海市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例,参与的主要有“四证合一”住培医师(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相结合)、学术型硕士及博士住培医师、临床医学8年制博士住培医师等几类学员。
其中,“四证合一”住培医师和8年制博士住培医师的本科及研究生阶段,以理论医学和临床见习、实习为主,较少有基础科研训练课程。8年制博士住培医师在长学制偏后期阶段,虽然会间断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但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科研培训,其科研基础也相对薄弱。学术型硕士及博士住培医师因为有3~6年不等的科研经历,虽具备一定科研素养,有科研基本功,但他们在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轮转之后,也和其他类型住培医师面临同样的问题。
住培基地大多是知名的教学医院,患者多、手术多、疑难杂症多。住培医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医患沟通、病历文书书写、手术、值班等临床工作中,即使有不错的点子,也通常没时间付诸行动。
外科住培基地安排了大量的临床讲课、三基培训、教学查房等,缺少定时、定期的科研讲座介绍前沿进展。而且亚专业学科不同,使得部分住培医师对临床相关疾病的经典研究和临床新研究知之甚少。另外,住培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缺乏归属感和研究方向,也缺少导师的科研指导和培训。此外,由于住培医师在各科室轮转,缺乏与公共实验平台交集,既无法了解科研新进展,也无法将临床新想法付诸行动,使得科研有心无力。
培养科研能力 从“起步阶段”开始
很多人都认为,临床和科研顾此就会失彼。事实上,这主要因为人们对医学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
医学科研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础生物医学模式,一种是临床医学模式。前者多采用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方法,关注疾病发生机制;后者则综合运用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着眼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需要承认的是,我国临床诊疗领域鲜有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被国际诊疗指南采纳,临床医学研究无论从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们应该从起步阶段,也就是住培阶段,就注重培养青年医生的证据意识。先鼓励他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选择病例进行分析,从回顾性、横断面的研究着手,逐渐过渡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提高证据等级和数据库保真度。同时,应该加强外科住培医师开展高质量临床医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其从“科研型”外科医师,向“转化型”和“研究型”外科医师转型,这也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重点和难点。
科研导师带路 实验平台做保障
住培医师每天面对各种病例,这些病例就是很好的科研素材。但部分住培医师缺乏将临床现象与科研深入结合的能力,科研灵感落地需要详细的科研规划,这时就需要责任心强、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指导教师。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培养相衔接后,率先引入了临床科研“双导师”制。既有临床住培导师在临床工作中指导住培医师寻找科研灵感,还配备了科研导师。科研导师优先选择医院、研究所的项目组项目负责人(PI)。让外科住培医师定期参与科研导师的组会,与大家一起讨论临床问题,真正将临床与科研紧密相连。同时,着力建立年轻化的科研导师队伍,推荐有良好科研基础的青年医师,或者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省部级人才项目的青年才俊,担任住培医师的科研导师。在学术上,年轻人的思维产生碰撞,更有共同语言,导师也能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分享给学员。
许多外科住培医师临床工作繁忙,面对做科研时必须要进行的合同购买和签订等流程化操作,常常有心无力。笔者所在基地依托上海市胆道疾病重点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胆道疾病研究中心的实验平台,有比较健全的细胞生物学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高通量测序平台、动物实验平台,为外科住培医师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基础。另外,依托外科的临床优势,我们建立了手术标本及石蜡组织标本库,鼓励住培医师自己收集标本、登记临床病理信息,由标本库的专业老师完成术后患者随访工作。同时,我们安排固定的科研助理,帮助住培医师购买、登记、报销实验耗材,做到专人专管、专人专用。
教学模式多元化 全面培养科研能力
在目前学科日益专科化的医学模式下,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诊疗模式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但是住培医师在MDT会议中仅旁听,或仅负责简单的病例汇报工作。
笔者所在住培基地摸索出一套MDT联合问题导向式教学(PBL)的深度参与模式。首先,在外科基地日常培训中开展循证医学讲座,重点介绍临床研究分类、证据等级评估、循证证据检索与应用等知识,使住院医师掌握循证医学模式的决策制定方式。其次,在日常MDT流程中,要求住院医师将病例资料及典型影像等提前整理成文,由参与讨论的高年资医师根据病史,对当前病情评估、鉴别诊断、后续诊疗方案选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问题,同时,科研导师或研究所PI也一起参与讨论,提出科研问题,再反馈给住院医师进行循证医学证据检索。
在MDT正式会议上,由住院医师完成病史小结及循证医学证据汇报,MDT团队成员从各专科角度进行综合点评并制定诊疗方案,由住院医师负责记录讨论要点,在实践中学习对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与应用。最终,外科基地教学秘书完成住院医师参与MDT整体流程的评估和反馈,对住院医师和MDT团队提出改进意见,并选择优秀病例进行汇总报告。
住培考核有制度 学员科研有动力
目前,外科住培医师的考核中,对轮转科室、完成的病种数量、病例分析以及临床手术操作等都做了详细要求,但在科研方面,仅要求“四证合一”学员在毕业前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这不利于住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研积极性的提升。笔者认为,住培医师的科研考核标准同样应该得到重视,相关的主管部门提出了住培医师的科研能力培训应包括医学英语、中英文文献检索归纳、临床科研课题设计、病例资料收集和撰写医学综述及论文这几个方面。
笔者认为,住培医师的月度考核应由带教教师根据学员平时的表现,对其科研能力进行评分。建议完善科研奖励制度,提高住培学员科研动力。可按年度统计学员发表论文数量,主持或者参与的课题数以及学术会议论文收录情况等,基于学员取得的成绩进行年终评优,予以适当的奖励。除了上述科研奖励制度,笔者建议,将在住培期间有良好科研表现的学员优先纳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可使科研能力提升更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能鼓励更多住培医师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医生|“双导师”带路 提升住培医生科研能力】(本报采访人员 胡彬 特约采访人员 袁蕙芸 整理)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PK1RGH1】获取授权信息。(胡彬 特约采访人员 袁蕙芸 整理)
责任编辑: 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