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个人空间吗?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周国平曾在《人和永恒》一书当中写到:“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 , 这界限是不清楚的 , 然而又是确定的 。 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源于无意中突破了这界限 。 ”
太认同这段话了 。 人人都有保护自己个人空间的本能 , 尤其是公共场合 , 我们周围存在着一个个看不见的“人际气泡”——这是我们为自己划分出的一块无形的“私人领地” 。 有“气泡”的保护 , 我们会觉得很安全;如果气泡被侵犯了 , 我们会感到不安 , 甚至有被冒犯的愤恨涌上胸口 。 那些开玩笑没分寸的人 , 把没礼貌当做心直口快的人 , 把窥探隐私当做关心的人 , 这样的人总是让人格外讨厌 , 因为他们没有公共场合人际交往的边界感 。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 , 更多的交往逾距是发生在熟人中间 。 那些离我们比较近的人 , 亲人 , 伴侣 , 朋友 , 邻居 , 划不清和我们相处的界限 , 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以为是 , 理所当然地入侵我们的私人空间 。
没有界限感 , 是许多中国人的通病 。 历史学家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指出: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 是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 。 而这个定义就是“仁者 , 人也” 。 “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 , 亦即是说 , 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 , 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 。 在传统中国 , 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 这个对“人”的定义 , 到了现代 , 就被扩充为社群与集体关系 , 但在深层结构意义上则基本未变 。 欧洲人那种公私分明的生活状态 , 原本就基于其特殊的社会体验 , 而那是中国人不曾有过的 。 在中国的传统熟人社会中 , “公”与“私”之间很难划出清晰的界线 , 人们身处一个个家族和村舍中 , 看似是宗族或全村的事务 , 又和私人生活不可分离 。 在古人眼里 , 道德的起点是人的良心 , 终点却是集体的“忠、孝、礼、义” , 一个人必须让自己的良心 , 去适应和服从一个集体和秩序 , 去解决生存、排序和团结、协同的问题 , 个人主义根本无容身之地 。 个人也不存在一个外力完全无法介入的私生活领域 。 按照传统的逻辑 , 公私分明甚至是一种无情无义的表现 。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 , 也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与私人生活完全分离的工作空间 。 既然工作、生活场所交叉连接 , 人们的社会交往自然从来都是公私混淆的 。 数千年来的中国社会 , 公私混淆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从未消弭 。 因为传统文化和种种因素的影响 , 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界限感为何物 , 他们总是活在人情世故的大染缸里 。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个体一定需要私人空间?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认为 ,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空间”来把个体和外在环境分开 , 而个体在其中可以安然地感受自己 , 可以回忆、幻想和创造 , 也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不愉快的东西 。 这个现象被叫作“过渡现象” , 从婴儿期一直持续到成年 。 有了私人空间 , 我们才不会被过分侵入 , 拥有一种自我的存在感 。 一个人将自己的个人空间照管得越好 , 并从中获得快乐 , 就会越少地依附他人 , 苛求他人 , 具有更为健全饱满的人格 。 说到底 , 人是个体的人 。 一个人首先要做的是替老天安顿好自己 。 我甚至认为 , 为什么有些人疯狂地要当官、要赚钱、要社会声名、要热衷社交?因为他们心里发虚 。 他们一定要通过外部的风云变幻 , 要通过人际互动来打发时间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这源自他们自身的生态系统不完整 , 不能做到本自具足 , 不假外求 。 心性上依赖他人的人 , 将很难感受到独立支撑的人才能感受到的自足、完满与自信 。
我也是一个需要巨大个人空间的人——在别人眼里也许是稍稍不合群、略显疏离的 。 我认同我这样的个性 , 只要我不影响、不伤害和麻烦到别人 , 我就没有什么必要去违心改变 。 我的自我边界早已建立起来 , 内心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 , 我有自己价值感投注的地方 , 一切人生选择 , 是为了可以按自己的心意生活;一切动力来源 , 不是“我应该”而是“我乐意” 。 承受社会压力、引发流言蜚语 , 又有什么关系 , 因为是我想要这么做的 , 我想要保留我这样的个性 , 无论什么结果我都欣然接受 。 因个性带来的任何结果我都坦然接受 。 我喜欢猫而不是狗 , 因为猫有边界意识 , 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 但也不抗拒与周围产生联系 , 怕被人粘 , 也想粘人 。 一句话 , 猫挺酷的 。 无拘无束、独立自我、自由洒脱 , 这就是有一个强大心灵的猫 。 看见猫 , 就像看见理想中的自己 。
【你需要个人空间吗?】当然 , 我也能够清醒地意识到 , 在私人生活中不被打扰 , 在私人空间中不被入侵 , 这在中国本身就是逐渐浮现的一种新意识 , 是一个新的群体孜孜以求但尚未完全实现的权利 , 还常常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新旧道德的交战 , 而无法讨价还价 。 在今日中国 , 对人们来说公私生活领域截然分离 , 个人空间的壁垒不可逾越 , 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城市里的新现象 。 这取决于人们如何意识到这个问题 , 又怎样行动 。 一个人能多大程度忍受焦虑、承受压力 , 通过完善自我建立起清晰的边界 , 不自怜自艾 , 也不过度付出 , 跟一个人的心理结构的完善程度有关 。 这是可悲的文化转型期 , 过去的已经过去 , 未来的尚未到来!我们只能从改变自己开始 , 一点一滴改变我们置身其中的环境 。 界限感不强 , 是一个人自我认识不充分的表现 。 生活是自己的 , 首先学会尊重自己 , 不允许他人随意触犯我们的底线 , 同时也为他人保留更多的个人空间 , 无论是亲人还是伴侣、朋友之间 ,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 不过度的干预 , 不过分的指责 , 这就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 , 需要不断自我成长的意义 。
文章图片
- 恋爱中,一个人不爱你的表现有哪些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夜读丨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
- 强大等于不再需要婚姻?很多女人想错了答案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肉麻情话最暖心短句,撩心不撩人,让你一见倾心
- 文案 励志|你不勇敢 没人替你坚强
- 干得好,不如处得好?工作中,赢得领导的器重,你需要把握这4点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解见业:全科医学科都可以看什么病,你知道吗?|医学科普| 青岛市科技局
- 婚姻有时候是一道选择题,你不能总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