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张翼冠:开启中西医学高级别对话时代

2021年9月,由原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为主编,原该院国际转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翼冠为副主编之一编撰的学术专著《转化中医学》经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前沿中医药学科理论书籍以中药复方新药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导向,凝练提升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转化思路与方法,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复方|张翼冠:开启中西医学高级别对话时代】 该书汇集了赵军宁与张翼冠在中医药转化医学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如“基于中药复方适度调节原理与广义免疫组平衡监测的中医证候客观化与中药复方药效动态评价路线”,“基于肿瘤超早期免疫应答信息放大指标naCTL,TCR/BCR/HLA有效多样性等免疫信息学多维指标的中医(肿瘤)分子未病测知、评价模型(体系)构建”,“交叉组学导向的肠道微生物组、免疫组库等多场景、共生微生态系统与中医药干预体系”等,不仅为中医证候解析及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也在亚健康人群免疫力筛查、基于中医系统科学与交叉组学监测的肿瘤立体化预防方面发挥积极效益,更推进了中医(肿瘤)分子未病学新学科创立。
走在中医药学术创新与临床的前沿,张翼冠潜心探索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与依据。他认为,疾病是复杂系统交互影响的结果,而中医药的系统科学属性与疾病发生发展本源有共性优势,这是中医药有别于现代西方医学的重要特征,比如,中医对肺部疾病的诊治可从肠道开始,这恰恰是利用了疾病系统科学原理。但中医药的系统科学属性是初级、朴素的,如何明确其科学依据,需借鉴现代医学与前沿转化医学理论技术。近年来,西医虽强调多学科诊疗模式,但也未真正引入系统科学原理。“解铃还须系铃人”,即疾病是复杂系统整体与局部交互影响的结果,疾病诊治思维也必须与系统交互影响相呼应。组学与交叉组学数据沉淀与分析技术不断突破,为中医引入系统科学的微观依据,也为西医“点对点”的单项路径向“面对面、面对点、点对面”的多项系统科学交互路径转变提供可能。此时,中西医学在基于系统科学层面的深度融合掀开了“新医学”时代帷幕。
然而面对纷繁庞杂的人体系统科学,如何化繁为简,他提出对疾病发生发展本源的认知是架起中西医学的互通桥梁,同时强调遴选系统科学组学最为重要的几项权重指标,建立疾病发生发展与免疫力评价模型,是开启中西医学在高级别层面对话的重要路径。
机体是一个动态稳态,稳态的打破是疾病发生的根源。这样的稳态是怎样维持?如何恢复?他提出基于系统科学的整体与局部动态交互免疫正常化观点,即监测维持免疫正常化状态相关指标就是在系统科学角度对疾病发生、进展及诊疗的重要依据。因此,他认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一定需符合系统科学导向的疾病发生本源思路。近年来,他和团队结合多场景免疫基因转录组、微生物组、代谢组、新生抗原组等理论技术,利用数据与智能技术,不断探索局部或整体共生微生态系统与交叉组学分析导向的中医候证本质解析与中医药复方评价路径,推进中医诊疗评价“底层架构”产品开发,实现让中医更有依据,让中药更精准、更有效的目的。
以重大疾病诊断、预防为例,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因其复杂的动态微环境与高度异质性,一直是医学研究者心中的“疑难杂症”,亟待攻克。利用免疫组学等生命组学在揭示疾病本源层面的优势,利用中医系统科学属性的干预优势,张翼冠及其团队在免疫组学等交叉组学导向的肿瘤防治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干预和治疗策略,先后在《中国中药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Cancer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等杂志发表系列论著,形成“基于碱基序列匹配分组的免疫细胞受体转录组多样性检测多重引物智能选择方法”、“临床个体化肿瘤新抗原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基于中医病症、多维数字免疫力的综合健康评估系统”等多项原创成果。这些成果为肿瘤防治与中药精确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也为中医证候本质解析、中药复方评价提供解决方案,有效促进了中医中药在疾病本源层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
在创新成果之上,如何快速、安全、广泛应用临床、惠及患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中医(肿瘤)分子未病学体系”、“交叉组学导向的智能化中医证候与中药复方评价体系(中医诊疗评价“底层架构”产品)”系列成果,张翼冠博士从当代重大疾病防治的社会需求出发,积极推动其在疾病本源诊断、中医诊疗评价、中药创新药物开发、分子未病与精准免疫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转化,成功构建了融合中西医学基于广义免疫组学评价的新医学与新健康产业链。
在知识体系日益完善、临床与实验室数据加速度积累以及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张翼冠也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中不断推陈出新。随着对中西医学在更大范围的高级别对话解析,中医药转化医学和精准中医学发展将迈入新的台阶,为疾病诊治和人类健康发挥更大效益。 (肖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