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下肢凉、麻、疼,可能是合并了下肢缺血性疾病|门诊故事 | 缺血性疾

ml>

一天下午,叫号后,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年女性,由家属推入诊室,这位老人表情痛苦,精神萎靡,足部包扎了厚厚的纱布。再看看随行家属手中的检查单,还没有诉说病情,基本上可以判断该患者应该是罹患了糖尿病合并下肢缺血性疾病。正想询问患者,就听患者说“大夫,救救我吧,近一个月来都没怎么睡觉了,脚疼的厉害”,双手指向足部。这时旁边跟着的家属说道:“杨大夫,我母亲在外院被诊断糖尿病足,已经在外院吃药并且换药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见好转,老人脚疼的厉害,您看看这些检查单、化验单,这是她近期的所有的检查治疗记录,您看看是否能够参考。”
这时患者抬起头缓慢的说:
“大夫,目前我就是脚烫破了,换药就是长不上,也没见好转,晚上疼痛睡不着觉,快两个月了,痛不欲生,大夫您救救我吧,实在活不下去了……。”
听着患者的诉说,看着患者近期的检查治疗记录,发现患者下肢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狭窄、闭塞病变,心里想着采用微创方式开通闭塞血管,然后配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一定能使患者减轻疼痛,我便十分自信的回答:“老人家,您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减轻您的痛苦,让您好好睡上一觉。”因为这样的患者自己治疗过很多很多。
在治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糖尿病合并下肢缺血性疾病?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糖尿病已发展成世界性疾病。预计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6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继发于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糖尿病足往往最终导致截肢。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下肢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会持续升高,糖尿病足患病率也将明显增加。糖尿病的足部问题,如足部溃疡,是引发患者身心痛苦、影响整个家庭,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和局部神经异常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所示:
下肢发凉、麻木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
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的症状特点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需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
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症状需及时医院血管外科就诊,专科医师进一步鉴别诊断间歇性跛行是血管性还是神经源性?
静息痛
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很多患者长期不能休息,往往抱膝而坐。
对于因缺血导致的静息痛,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此期患者存在手术干预指征,需要尽快进行血运重建,挽救缺血肢体。血运重建恢复后,可继续采用口服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
下肢溃疡或坏疽
当疾病发展至晚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由于缺血导致的足部溃疡、坏疽,需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足部血流后,再进行进一步中西医内、外结合治疗。
那么糖尿病下肢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怎么治疗呢?
中医学并无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疾病的病名,现代一些文献有“消渴病痹症”、“消渴病痹痿”之称。《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多变痈疽。”消渴病变证,未能及时医治,病情发展至组织坏死期,肢体末端会出现足部溃疡或坏疽形成缺血性糖尿病足,此时属于中医“脱疽”范畴。《内经》云:“五脏之道, 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景岳全书》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 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者无有不滞者。”《张氏医通》 指出:“营卫滞而不行则麻木……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也”。中医认为,糖尿病下肢缺血多由于气虚血瘀,脉络失养,四肢远端供血不足,故患者出现下肢行走后乏力、酸胀、麻木感,皮肤干燥等;血液瘀滞,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患者出现静息痛;日久,瘀而化热,痰瘀相互胶着,热盛肉腐,故出现肢体溃疡、坏疽。总的来说,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根本病机为气阴两伤,痰瘀阻络。
《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令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是说消渴病病久由于阴伤气耗,阴虚生内热,燥热伤脾胃,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调,水湿内停,水聚为饮,饮凝成痰,痹阻经络。脾气虚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聚而成痰,又阴虚燥热煎灼津液成痰,痰浊凝聚,阻于经络,四肢肌肉失于濡养,脏腑失调,产生痰、浊、湿、热、瘀之邪。《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消渴日久,久病气血津液不足,血液粘稠,脉络瘀阻,瘀久化热,热毒内蕴,又因气血不通,肌肉筋骨失养,瘀血化热生毒而伤血络筋脉,热毒内灼而腐肉蚀骨,故会发生“坏疽、疮疡、痈疽”。可见糖尿病下肢缺血疾病总体属于本虚标实,多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湿浊阻络为标。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采用扶正驱邪、标本兼顾治疗原则,治病必求于本。同时可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祛痰清热益气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缓解患者痛苦。
咱们回到故事的开头。
面对患者的巨大的痛苦以及殷切的希望,根据患者下肢缺血的程度,首先采用微创介入手术,开通患者闭塞的血管,恢复足部血流,静息痛得以解除,患者夜间可正常休息;对于足部创面,采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口服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的西药及祛瘀通络的中草药治疗。并交代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脂,适当功能锻炼。同时足部创面采用“蚕食法”、“鲸吞法”祛除坏死组织,联合配合使用中药祛腐生肌的药物换药治疗。约2周后患者前来复诊,很高兴地对我说:“杨大夫,我的脚不痛了!足部破溃的地方也愈合的挺好的,都开始长肉芽了”。约两月后患者足部创面完全愈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显示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后患者坚持又服用2个月巩固疗效。患者每逢过节总会发信息给我,表达谢意,表达对中医药使其重生的感恩。
结语
做为一名血管外科医生,经常接诊各种下肢疼痛、破溃、坏疽的患者,当然这些患者不全是因缺血导致的,需要去甄别,当真正确诊该病时,很多患者并不知道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疾病方面的优势,很多患者认为很多大的知名的西医院都治疗效果不佳,中医院能有用吗?在此希望通过这个病例,告诉广大的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可以缓解下肢发凉、麻木,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挽救缺血肢体,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得了这样的疾病不要沮丧更不能绝望,不妨来试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您减轻苦痛,尽可能保全肢体,尽量使您恢复基本正常的生活。
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下肢凉、麻、疼,可能是合并了下肢缺血性疾病|门诊故事 | 缺血性疾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下肢凉、麻、疼,可能是合并了下肢缺血性疾病|门诊故事 | 缺血性疾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