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世界那么大 , 我想去看看 。 ”
2015年 , 这封辞职信火爆了网络 , 也让许多人期待起了工作之外的诗与远方 。 而对有一群人来说 , 工作与出去看世界并不冲突 , 今天的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 来自中国的产品遍布世界 , 自然也少不了一群先“走出去”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 。
2019年底 , 新冠疫情爆发 , 至今已有两年 , 在此期间 , 中国人出海旅游的热度迅速冷却 , 海外工作的风险相较以往也陡然上升 。 在互联网平台脉脉上 , 海外工作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 也有不少人讲述了自己在海外工作的故事 , 既有异国风光的绮丽 , 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 当然 , 还有此时依旧坚守海外的意义 。
临近新年之际 , 「DoNews」为大家带来此篇海外专题 , 我们采访了三位代表性“大厂”派驻海外的员工 , 了解他们为何去海外 , 去海外做什么 , 以及各自的感想 , 诚以此文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世界” 。 “在非洲最惬意的事情 , 就是在南非打高尔夫”
在来到华为之前 , 徐宏多少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 。
2011年 , 徐宏毕业后在深圳的一家小公司工作了三年 , 2013年 , 他一边工作一边开了一家小饭馆 , 结果因为行业不景气导致资金链断裂 , 饭馆不但没赚钱 , 还让他欠了一笔债 。 一下子“亚历山大”的他决定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 先把债还了 。
不过让他有些失望的是 , 离职后的他先后应聘过华为、阿里等国内一线公司 , 却全部失败;之后他又开始应聘二线公司的岗位 , 前后有十几家 , 也都失败了;直到最后 , 他开始应聘的公司 , 待遇水平已经和之前他之前离职的公司相差不大 , 竟然也都失败了 。 就在有些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下 , 他忽然接到了华为的面试 。 “我第一次面试华为的时候 , 报了英文班 , 准备挺充分的 , 但却没面上 , 第二次没有准备 , 却面试成功了——这就是偶然性吧 。 ”徐宏感慨 。
2014年底 , 徐宏来到华为 , 由于换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短期内赚钱还债 , 因此 , 当他知道去海外工作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后 , 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去最艰苦的地方挣大钱 。 华为派驻海外的员工 , 收入除了基本工资外 , 还有艰苦补助、离家补助、奖金以及股票分红等 , 出国后 , 徐宏能拿到的收入差不多是他在国内的2到3倍 。
2015年 , 徐宏作为解决方案架构师来到了尼日利亚 , 之后他又先后去过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喀麦隆、南非等许多非洲国家 , 在非洲一口气待了6年多的时间 。 华为将非洲不同国家的艰苦程度分了6个等级 , 而尼日利亚就是环境最艰苦的第6等级 , 据网上资料显示 , 在第6等级的国家 , 华为每天给予员工100美元到120美元的艰苦补助 , 仅这一项折算成人民币每月就接近2万元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在非洲工作的徐宏图片来源&拍摄:徐宏
对于非洲 , 徐宏最大的感受就是极度的贫穷 。 他曾去过撒哈拉沙漠边上的布基纳法索工作 , 即使在他们的首都也只有两条柏油路 , 最早是由中国台湾援建的 , 其他地方都是常见的土路 。 不过虽然贫穷 , 大部分的非洲人相对朴实 , 并没多少焦虑 , “只要能吃饱就乐呵呵的” 。
徐宏在多个非洲国家工作过 , 对于国内“非洲人的贫穷就是源于懒惰”的言论 , 他觉得有失偏颇:“非洲也有经济发展很快的国家 , 比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 , 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国家体制、教育水平以及领导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 发展慢并不是人民懒惰的过错 。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非洲风光图片来源&拍摄:徐宏
在非洲他打交道过的企业高层 , 大多受过欧美的高等教育 , 但是中下层员工由于受当地教育水平的限制 , 各方面的素质就明显会下降 。
徐宏曾在科勒迪瓦参与过一个项目 , 和他对接的是法国电力在当地的CIO , 这名CIO在法国念过书 , 假期也会到世界各地去旅游 , 交流中他感觉对方具备国际化视野 , 是个睿智的人 。 但另一方面 , 中下层员工就显得做事僵硬和缺乏创造力 。 “当时我在当地做政府的项目 , 有一些流程上的事情 , 一定要经过某个人 , 找另一个人 , 甚至更大的领导都不行 。 ”徐宏说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非洲风光图片来源&拍摄:徐宏
在脉脉上 , 华为被认为是在海外派驻方面最优秀的大厂 。 即使在最艰苦的尼日利亚等国家 , 华为也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派驻体系 , 尼日利亚的食堂曾经在华为全球行政体系中被评为第一 。 “比如出行 , 一开始可以打电话订车 , 后来是APP订车 , 公司也会定期组织大家踢球、看电影 , 月末还会发券采购 , 当地国家的大环境可能不行 , 但华为搭建的行政平台非常不错 。 ”
后来徐宏转去南非工作 , 南非属于第4等级 , 社会不太安定 , 而且由于可以自由持枪 , 枪支泛滥也比较严重 , 存在抢劫的事件 。 疫情期间南非曾经爆发过暴乱 , 好在华为员工所在的区域都是富人区 , 华为也做过提前备案 , 安排了保安公司到华为园区进行巡视 , 对于长期没有回家的员工 , 也会安排包机回国 。 “如果下班比较晚要开车回家 , 巡逻车会跟着你 , 一直送你安全到家 , 在其他国家我们也有其相应的政策 , 华为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成本 。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在非洲徒步的徐宏图片来源&拍摄:徐宏
如果说还有什么问题 , 可能就是有钱挣 , 无处花 。 “公司吃饭有食堂 , 而且也有餐补和房补 , 甚至剩下的钱还可以买车加油 , 工作收入几乎全部都能寄回家里 。 ”在南非 , 除了周末徒步欣赏自然风光外 , 徐宏最喜欢的休闲就是打高尔夫 , 在当地的球场每个月会费只需要200元人民币左右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南非-比勒陀利亚-HennopsHikingTrail图片来源&拍摄:徐宏
在今年年中 , 徐宏回到了中国 , 目前在国内做智慧政府的项目 , 他回国最大的原因是为了家庭 。 “疫情期间我有两年没回国了 , 我老婆虽然没有抱怨这个事情 , 但我对老婆父母是有愧疚感的 , 能回国终究还是要回国 , 海外再怎么好还是海外 , 而且我也想回国做一些事情 。 ”此时他的负债早已经还完 , 六年的海外工作也让他积攒下了不少的积蓄 , 他坦言在生活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压力 , 更希望能跟上时代的大潮 ,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
现在有时在路边遇到黑人 , 他还会感觉蛮亲切的 , 海外工作对他来说是很值得的经历 , 除了足够高的收入外 , 也能一览国外的风土人情 。 “海外干三年 , 国内一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就出来了 , 而且在海外工作 , 对你精神世界的丰富 , 和旅游还是不一样的 。 ”徐宏笑着说道 。 “疫情时印度同事们很靠谱 , 我们是最早复工复产的中资企业”
2018年12月被调去印度工作的沈焕刚 , 主要负责vivo在印度工厂的生产支持工作 。 沈焕刚主动申请来印度工作的主要原因 , 是希望在事业上能有更好的发展 。
“那时候我觉得中国要复兴 , 那么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种趋势 , 海外的工作经历对我的职业发展有很多好处 。 另外 , 我也想要到处跑跑 , 无论是去哪个国家 , 都能增加自己人生的阅历 。 ”沈焕刚说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印度风光图片来源&拍摄:沈焕刚
不过让他有点没想到的是 , 在他来到印度一年后 , 就迎来了新冠疫情 , 尤其是在2020年的四五月份 , 印度的疫情猛烈爆发起来 。 当时印度政府执行了封禁政策 , 人员密集型企业按照规定需要暂停用工 , 导致许多员工返乡 , 在之后复工时 , 许多企业没办法立刻恢复生产 , 而vivo是当时最早一批复工的企业之一 。
某种意义上 , 这和印度当地员工们的“靠谱”是分不开的 。 沈焕刚回忆道 , “5月中旬时 , 印度疫情爆发得挺厉害 , 当时大家特别紧张 , 能比较快的复工 , 很大的原因来自印度同事们对工作的支持 。 ”在vivo印度工厂 , 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比例大概达到了1:150~1:200之间 , 并且绝大部分的当地员工直接归属印度管理团队管理 , 复工时 , 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 , 印度核心管理人员基本全部到位 , 这一点是许多在印度的中国企业都做不到的 。
在印度工作多年 , 尤其是经历了去年和今年疫情的两轮考验后 , 沈焕刚对印度同事的印象非常好 。 在他看来 , vivo公司的职员尤其是管理层 , 他们对疫情的观念是非常科学的 , 和中国人并没有什么差异 。 目前vivo在印度已经扎根建设了6年 , 在此期间 , 印度管理团队的离职率非常低 , 生产销售也一直稳步进行 。
另一方面 , 从人才本身来说 , 印度的教育体制其实和中国是非常相似 , 相比于中国 , 印度尤其偏向理工科的教育 。 “在印度有大把的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 , 他们的逻辑水平非常高 , 你只要稍微跟印度人打过交道就会知道 , 印度人的口才和逻辑性很强 , 有时候我觉得比中国人还强 , 尤其是他们的语言天赋 。 ”
生产实践中 , 沈焕刚发现 , 由于印度大学将对电脑的使用列为必修课 , 印度员工对许多电脑软件的应用甚至好过中国员工 。 “他们是专门针对现代化企业去培训的一代人 , 你和他们沟通时 , 涉及到要讲‘因为’、‘所以’这种逻辑性的沟通时没有什么障碍 , 他们的教育经历很符合中国企业 , 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需求 。 ”沈焕刚感慨道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沈焕刚(左一)和印度同事在一起的自拍图片来源&拍摄:沈焕刚
当然 , 印度人和中国人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 。 和中国员工不一样 , 面对上下级关系 , 印度员工的等级观念很强 , 印度员工对职位看得非常重 , 甚至超过对工资的重视 。 “你可以给他把这个层级分得很细 , 比方说Engineer1、Engineer2、Engineer3再到高级Engineer , 他们很看重这个 , 你就慢慢可以给他升 。 ”而一旦升职后 , 印度员工会非常开心 , 并直接表现出“我是经理了”这样类似的态度 , 周围的印度员工也会纷纷过来为他庆祝 。 相比之下 , 无论是对升职还是对上下级关系 , 中国员工都平淡很多 。
抛开这些差异 , 中国员工和印度员工的相处还是比较愉快的 。 在疫情暴发之前 , 沈焕刚和同事们经常与本地的印度同事一起出去游玩、开Party , 领略印度丰富的文化 , 不过可惜在疫情之后 , 他们只能减少了外出的频率 , 沈焕刚个人就将时间更多用看书上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印度风光图片来源&拍摄:沈焕刚
对于在海外工作 , 他感触较深的是 , 企业要做好本地化建设和文化建设 , 而这些建设最后也会回报企业 。 “当然 , 中国人的带头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 说白了 , 你不仅要从嘴上去讲一些大道理 , 平时也要做给人家看 , 我们处理具体工作的时候 , 他们(本地员工)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 ”“摩洛哥的风景很美 , 文化也很独特 , 可惜我手机被抢了 , 没法给你看”
来自中兴的王志翔是受访人中唯一有过被“抢劫”经历的 , 而且是在非洲治安较好的摩洛哥 , 而在华为的补助标准中 , 摩洛哥属于环境条件最好的那一档 。 当时他正在富人区周围散步 , 一边看着手机 , 从他身后突然冲出一辆摩托车 , 飞驰而过的瞬间 , 车上的人直接将他的手机抢走了 。
“当时很生气 , 但生气归生气 , 还是要买个新手机的 , 毕竟国外不像国内有天眼系统 , 基本上被抢了就没了 。 ”王志翔有些无奈地说 。 被抢走的手机是华为V30 , 受此打击 , 他新买的手机是一台便宜的Redmi手机 , 不过让他有点抑郁的是 , 在国内只要几百块的Redmi , 在摩洛哥他却花了1300元左右才买下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摩洛哥风光图片来源&拍摄:王志翔
王志翔来到摩洛哥 , 多少有点“中年危机”的原因 。 在来到中兴之前 , 他在烽火科技工作了六年 , 由于收入原地踏步 , 自己也组建了家庭 , 于是跳槽到待遇更好的中兴 。 作为行业老人 , 领导也会希望他更“抗压”一些 , 王志翔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测试 , 目前对疫情较严重和动乱的国家 , 基本不再要求出差 , 而摩洛哥在非洲属于条件较好的国家 , 因此当领导提出时 , 虽然不能说很主动 , 但他还是答应出差半年 。
在他之前 , 也曾有两名同事在摩洛哥被飞车党抢劫 , 他是第三个 , 不过就风险来说 , 比起不少非洲国家还是要安全太多了 。 他曾听说有一名同事 , 在非洲穿着穿着阿迪耐克的衣服和鞋子出去晨跑 , 最后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条裤衩 。 相比之下 , 疫情是更大的危险 , 他们基本不太外出 , 除了工作就是在住所待着 , 进行封闭式管理 。
这种情况下 , 吃住都在一起的同事之间的关系要远比国内的同事更团结 , 大家常凑在一起喝酒踢球 , 但另一方面 , 思念家人时的孤独感依旧存在 , 这也是所有在海外工作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 尤其是国庆等节假日 , 看到国内已经在度假 , 而自己还在工作 , 孤独感就格外强烈 。
王志翔告诉DoNews , “像我可能还好 , 去几个月就回来了 , 有一些去了一年多的 , 感觉到他整个人精神都有些颓废 。 我刚开始时对这个国家还是比较好奇的 , 喜欢到处看一看 , 比如我常去海边 , 他们可能都看过了 , 更想回中国来 。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摩洛哥风光图片来源&拍摄:王志翔
在摩洛哥的半年里 ,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不一样的信仰文化 。 摩洛哥是阿拉伯国家 , 某次他路过草地时 , 突然一个人在他面前跪倒 , 王志翔被吓了一跳 , 第一反应是对方要找自己要钱 , 过一会儿才发现对方是在做祷告 。 “你在我们的国家就很少见这种一天做三次祷告 , 到了固定的节日白天都不吃东西的情况 , 对我而言特别震惊 。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文章图片
摩洛哥风光图片来源&拍摄:王志翔
另一个感觉就是国外不那么“卷” , 不像国内这样焦虑 , 整体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比较慢 , 当地员工们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就已经比较多了 , 每年的年假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多 , 有时下午和朋友喝咖啡 , 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
有时候王志翔也不理解 , 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悠闲 。 “他们的薪资其实也不高 , 在我们国内也就相当于四千块钱 , 你想他们赚四千块钱还每天拿着一杯咖啡悠然自得地喝着 , 换我们 , 每月就四千块钱 , 那可能要光棍一辈子 。 ”
深入交流后 , 王志翔觉得这种工作状态并不差 , 甚至有点羡慕这种状态:“他们的高级工程师可能四五十岁还在工作 , 很多本地员工的年纪也都在35岁往上 , 甚至超过45岁 , 在我们国内可能就把你裁掉了 , 或者说感觉你年龄大了 , 不是特别尊重你 , 不给你加薪了 。 但在国外 , 你可以一直干下去 , 年纪大一点 , 工作可能会慢一点 , 但是他们经验非常丰富 , 技术也非常不错 , 跟他们交流还是比较愉快的 。 ”
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在非洲工作的感受】当问到是否觉得出差值得 , 王志翔想了下说 , 对于和平的国家 , 去一趟还是很值得的 。 “这对你自己的认知是一个提高 , 你去了国外你会发现 , 没必要每天都在焦虑 , 到什么年纪要做到什么 , 平平安安、简简单单的 , 这也是一种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