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心理学从不高深 , 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 , 不管你发现没有 , 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 。 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 , 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
这世界上最深的误会恐怕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误会了 。
父母说:我那么爱孩子 , 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 但是孩子却毫不领情 , 叛逆难驯 , 实在令人心寒 。 孩子说:孩子爱父母要远多于父母爱孩子 , 但是为什么"伤害"我最深的也是父母?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父母和孩子 , 世界上本该最亲密无私的关系 , 怎么就走向了相爱相杀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的一个朋友A给我讲述了一件她与她侄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
在讲故事之前 , 首先介绍一下家庭背景 。 侄子从小父母离异 , 还在月子里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 , 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基本缺位 。 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照顾主要集中在温饱抚育的阶段 , 主要关心吃穿用住 , 对孩子精神上支撑不多 , 尤其奶奶 , 平时控制较多 , 孩子比较逆反 。 相比之下 , 孩子和小姑的关系走的更近 , 只是近些年随着小姑结婚生子 , 关系也维系的不像以前那么紧密 。
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 , 有比较明显的适应不良 , 心情不佳 , 小姑为了宽慰侄子 , 提议在寒假期间带侄子一起出门旅游 , 同行的 , 还有小姑丈夫和小姑的两个女儿 。 一趟旅行下来 , 孩子的表现令所有人不满 , 甚至是愤怒 。 用小姑的话说:"各种别扭" 。 到了海边 , 你问他要不要去赶海?他说不要 , 你问他要不要吃海鲜 , 他说不要 , 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游乐场玩 , 他说没兴趣….侄子的表现令小姑觉得很生气 , 也让姑父很不满意 , 小姑夹在中间更觉得左右为难 。 回家后小姑向妈妈(孩子的奶奶)抱怨 , 在气头上 , 忍不住说:看见他那个样子 , 真想抽他一顿 。
没想到这句话被侄子听到 , 侄子发疯一样冲她怒吼:你抽我啊!有本事你就抽死我…
两人不欢而散 , 小姑气的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搭理侄子 , 过了一阵 , 侄子好像又恢复正常了 , 主动找她说话 , 两人的关系才又正常起来 。 小姑表示 , 自己现在有小家庭 , 侄子在中学也很忙 , 所以两人的交流并不多 , 只是偶尔在一起吃吃饭 , 带侄子吃顿大餐 。 至于心理方面的支撑 , 就给到的不多 。
听完她的故事 , 我陷入了沉思 。
孩子心理的伤痕如此明显 , 令人触目惊心 , 但是孩子亲人却很可能根本感受不到 。 这也许就是父母和孩子不能同频的根本原因 。
就这个案例 , 我们可以谈一谈在家庭教育中 , 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的问题 。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 , 我先放上一个读者的留言:"控制不应该被全部否定 , 玉不琢不成器 ,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 人生最宝贵的经验 , 为何不能传授给孩子呢?(至于)信任问题 , 并不是你无条件信任一个孩子 , 这个孩子就是诚实的 。 人格 , 很大一部分受先天因素影响 。 "这位读者的观点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看法 。 在此可以一并探讨 。
到底是孩子天性凉薄还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如果是后者 , 那么何为"正确的"抚养方式?"正确"的标准又是什么?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
1.正确的抚养方式 , 首先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与爱
人一旦成为父母 , 就会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对待一个全新的生命 , 由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生命 , 我们作为父母 , 理应为ta负责 。
但是负责"这个词太笼统了 , 我们有这个理念 , 更要有具体的行为
。 毫无疑问 ,
负责包括对一个孩子生存保障的责任
, 包括照顾一个孩子的吃喝拉撒 , 让ta安全的成长 ,
但是负责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 , 就是对孩子心理层面的养育
。 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家长忽视的 。
①情感抚育至关重要 , 不同质量的情感抚育 , 结果大相径庭 。
人作为一种高等生物 , 是有情感需求的 , 每一个人都需要获得情感方面的滋养和满足 。 其中 ,
充分的安全感
是建立高质量依恋关系的基础 , 也是情感抚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 而安全感的建立 , 首先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 所以
对孩子施加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 是父母对孩子负责的重要组成 。
那么什么才算"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呢?简单说 , 就是对孩子
最简单、最自然
的爱——你是我的孩子 , 所以我爱你 , 没有任何理由 。 不因为你漂亮 , 聪明 , 性别 , 可爱 , 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 , 但做起来非常难 。 很多家长对孩子是有期待和要求的 , 这种期待和要求他们自己很难觉察 , 也不承认 。
正如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理想父母"一样 , 很多父母心目中也有"理想孩子" , 塑造理想孩子的标准 , 就是常见的聪明、听话、乖巧、懂事、可爱、漂亮等 。
有美好期待没有错 , 但问题在于 ,
家长会无意识的拿这些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 , 这种下意识的行为 , 带给孩子的 , 就是总得到父母"有条件的爱"的创伤性体验 。
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常说的"你不听话 , 妈妈不喜欢你了"、"你又把衣服弄脏了 , 真麻烦"、"让你喊人你就是不喊 , 没礼貌"——这些话传递给孩子的潜台词是:你如果不听话 , 弄脏衣服 , 不喊人…..在妈妈这里就是不被喜欢的 。 在孩子的逻辑中 , ta会自动将父母的不高兴当成是自己的"错误" , 只要觉察到父母有任何不悦的神色 , ta都会认为是自己错了 , 这种认知 , 会严重影响ta的
价值感

不要小看有条件的爱带来的伤害性 , 这些伤害最大的伤害在于难以觉察 , 正因为难以觉察 , 就很难改变 。 日积月累 , 会对孩子带来持续性的伤害 , 形成深刻的创伤烙印 , 并会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 , 影响ta的人格发育 。
一个孩子没有体验到被父母全然的接纳的不良经验会带给孩子
创伤性的心理内核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 这就是一个孩子"低价值感"、"低自尊"的根源所在 。
这种低自尊用通俗的话来说 , 可以理解为自卑 。 换言之 ,
当一个孩子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时 , ta注定是自卑的人
。 这种自卑深入骨髓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ta会尝试用各种方法摆脱自卑带来的阴影 , 但"只能修复 , 不能恢复如初" 。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
②给予孩子坚定的信任 , 才有可能收获积极向上的果子 。
翻看那位读者的留言:"(至于)信任问题 , 你会发现 , 并不是你无条件信任一个孩子 , 这个孩子就是诚实的 。 人格 , 很大一部分受先天因素影响 。 "——她认为很多孩子天生基因不良 , 不值得被信任 , 她的潜台词是:对于那些天生基因不良的孩子 , 给予信任就等于放虎归山 。
类似的逻辑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存在 。 比如对待孩子不写作业和玩游戏的时候 , 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你说让我信任ta , 但是我如果真的撒手不管 , 那ta就真的敢不写作业 , 敢一直玩手机——所以 , 结论依然是:不能撒手 。
实际上这是一个
死循环
:当家长不信任、不接纳、不允许孩子的时候 , 一定会对孩子有很多要求、管理 , 这样就一定会收获一个低自尊的、逆反的孩子 , 然后 , 逆反的孩子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父母的不接纳、不信任的理念是"正确"的 , 然后父母会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不相信孩子是有道理的…..周而复始 。
从心里相信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有自尊心、天生都值得信任的 , 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一个重要方面
。 很多家长就像这位读者 , 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基因不同 , 有的孩子根本不值得被信任 。 但她忽视了一个问题:
基因固然不同 , 但人类渴望价值、尊重和被信任的天性却是相同的 , 当得到充分信任的时候 , 孩子会表现出一种"高自尊"的状态回应父母的信任
。 同时 ,
即使是"恶劣的"基因 , 真的表达完全 , 也需要"基因表达"的土壤 , 这个土壤就是家庭环境
, 简单说 , 一个"优质"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 , 依然很难开花结果 , 一粒"坏"种子 , 种在肥沃的土地上 , 依然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
所以 , 如果想收获逆反 , 就请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 , 反之 , 亦然 。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
2.正确的抚养方式应该是"无痛"的 , 无痛才会有效 。
所谓"痛" , 就是创伤性体验
。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 , 我们每个人都会遵循"伤害优先原则"——在受伤害感和幸福感之间 , 我们优先记住前者 。
这也源于
人类本能的防御机制:记住创伤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防御危险

但是正如防御本身既是本能 , 也会带来禁锢一样 , 当一个人的"受伤害感"太多 , 就注定是一个防御心重的人:
虽然防御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 , 但是防御过重则会给自己的人格造成伤害 。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 ,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在于人格的培养 ,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避免孩子有过多"被伤害感"的体验

那位读者说:"控制不应该被全部否定 , 玉不琢不成器 ,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 人生最宝贵的经验 , 为何不能传授给孩子呢?这句话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 玉不琢不成器 , 但是怎么"琢"?“人生最高贵的经验” , 怎么传授?按照读者的逻辑 , 大概是要使用"控制"的方法 , 至少是部分使用 。 它的错误逻辑在于
:雕琢和传授有很多种方法 , 为什么要使用"控制"这种呢
?控制本身带来的体验感一定是不舒适的 , 因为
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掌控感 , 这种心理需求和被人控制的感受是完全冲突的 。
既然如此 , 那我们可以推论:"控制"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一定非"无痛"体验 。
同样的例子还体现在那位朋友身上 。 坦白说 , 当听完她讲述的故事之后 , 我完全被孩子的被伤害感淹没了 。
首先 , 从小父母不在身边 , 这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终生无法磨灭的阴影 , 深刻的被遗弃感深入骨髓 ,
当一个人有强烈的被遗弃感和不安全感时 , ta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极强的防御 。 也就是自我保护 。
其次 , 他因为没有得到质量优良的亲密关系 , 没有获得情感链接 , 所以他的内心对于情感方面的渴望极其强烈 。 但同时 , 他又有极强的防御心——防御大部分带来的是消极影响 , 当处于防御中时 , 人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警惕、怀疑、对别人较少友善等表现 , 这些表现同时也会伤害自己的人际关系 。 正因为这种缺失 , 所以才导致了他的"纠结"——他渴望和亲人(姑姑)发生链接 , 但同时又不知如何在关系中相处 , 他表现出来的不合群、冷淡、"不懂事" , 实际上都是源于这种
深层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

第三 , 他在出行中看到姑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 , 对他来说是一种深切的
刺激
, 这种刺激会
激发他内心深处的被遗弃感和深层的自卑与愤怒
, 正是这些导致了他的那些"令人生气"的行为 。
第四 ,
当亲人只看现象(他的不合群) , 却无法感知他的心理成因 , 更无法理解他的感受时 , 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多重伤害 , 他会更紧密的进入防御模式 , 将自己包裹起来 。
当他听到在他贫瘠的感情世界里 , 几乎是唯一能给到他心理亲近感的姑姑也在背后责骂他时 , 他的精神是崩溃的 , 他对世界的不信任和孤独感全部爆发出来 。 这几乎是一种
自毁
的倾向 。
第五 , 他的主动示好很大程度上不是他"认识到自己错了" , 而是因为他
内心深处不敢断裂关系的链接
, 姑姑的生气让他内心深处的"我错了 , 我不少 , 我是没人要的"这种信念卷土重来 , 他压抑了自己的受伤害感 , 为了重新获取链接 , 但是这种压抑对他来说 , 是非常有害的 。
第六 , 我有理由相信 , 这个内心世界千疮百孔的孩子将用他的一生修复创伤 , 最好的结果是修复使用功能 , 但是不会完好如新 。 也许他还会
一生纠缠在"关系"的漩涡中——极度渴望关系 , 但又恐惧关系 , 左右摇摆 , 纠结一生

一个孩子的心比世界上最珍贵的陶瓷还要易碎 , 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 尽量避免带给孩子伤害感 , 本身就已经是教育的胜利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
从教育的结果上看 , 父母之所以要教育孩子 , 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对孩子施加的影响"有效" 。 我们必须清楚 ,
有效首先建立在“无痛”的基础上

那些控制、指责、唠叨、讲大道理、忽视、敷衍、包办替代…..所有这些教育方式都是"有痛"的 , 它们都会带给孩子伤害感 , 它们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不被接纳、不被爱…
在这样的氛围中 , 指望父母说话孩子愿意听 , 几乎是不可能的 。
哪里有压迫 , 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控制 , 哪里就有逆反;哪里有伤害 , 哪里就有防御;哪里有包办 , 哪里就有懒虫 。 当父母抱怨自己付出全部收获的却是小白眼狼时 , 当父母捶胸顿足埋怨孩子冷漠无情时 , 需要问问自己 , 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家庭教育的问题 , 从来都是一个原则:
孩子"有病" , 父母"吃药 。 一个人格不完善的父母 , 肯定无法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
一个人人格的完善程度越高 , 其内心力量越强 , 对自己的自我掌控感越高 , 情绪管理能力越强 , 越自律 , 自我效能实现的越充分——这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科学的内部规律 , 而成绩只是孩子综合素质的现实体现 。
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如何不再费力不讨好?答案就在于
完善家长自身的人格 , 提升认知 , 以"正确的"方式养育孩子
上 。 你知道什么是错的 , 就知道什么是对的 。 当你对孩子施加的影响你自己能够亲身感受时 , 你就理解了孩子 , 实现了和孩子的同频 , 从而 , 也就可以对孩子施加正向而积极的引导——但这个结果 , 靠打骂、修理、教训、控制…是注定会失败的 。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