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寒潮下的中山医院暖意多:“心?肝宝贝”项目升级,不让患者因经济因素“掉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寒潮下的中山医院暖意多:“心?肝宝贝”项目升级,不让患者因经济因素“掉队”
文章插图

寒潮下的上海,暖流不断。
今天(12月29日),2021年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总结大会现场,两台特别的手术引人注目:主刀医生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躺在手术台上的则是“心?肝宝贝”公益项目的两名患者。这是一个专用于救助经济困难患者的慈善项目。大会现场传来消息,“心?肝宝贝”公益项目作为上海市第28届“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的一部分,将中山医院这一公益品牌推向新阶段。
家住普陀区的72岁金老伯因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从而继发了严重的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12月22日,葛均波院士带领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通过一台高难度的TAVI手术,用微创的方法为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金老伯病情明显好转,笑容终于回到了他们一家人的脸上,金老伯竖起大拇指为中山医院点赞,为公益慈善项目点赞。
另一名被救助的患者来自浙江农村,小鹿姑娘今年25岁,刚参加工作的她在今年4月竟查出患有晚期肝肿瘤,经过医院多学科会诊(MDT)判断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建议先进行转化治疗。但每个月1万的医药费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幸运的是,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小鹿的病情出现转机——可以手术了!12月24日,樊嘉院士带领手术团队,成功为小鹿实施了一台高难度的肿瘤切除手术,让这个不幸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两名患者都是中山医院的“心?肝宝贝”。
“心?肝宝贝”公益项目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发起,旨在为经济困难的心脏病和肝脏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五年间,中山医院已成功救助因经济原因无力支付手术费用的47位心脏病患者和15位肝脏疾病患者。
在中山医院党委的带领下,“心?肝宝贝”公益项目已成为医院精神文明工作、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活动。如今,“心?肝宝贝”项目再升级,将中山医院这一公益品牌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把慈善事业的温暖传递给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患者,这正是医者仁心的体现。
为表彰医务工作者的“仁心、爱心、细心、热心、贴心”,中山医院在总结会上还颁出首届中山医院“五心”系列奖项,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树立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精神标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寒潮下的中山医院暖意多:“心?肝宝贝”项目升级,不让患者因经济因素“掉队”
文章插图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对中山医院精神文明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寒潮下的中山医院暖意多:“心?肝宝贝”项目升级,不让患者因经济因素“掉队”
文章插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寒潮下的中山医院暖意多:“心?肝宝贝”项目升级,不让患者因经济因素“掉队”】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表示,新的一年,医院将立足更高站位,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好地展现医院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他还说,医疗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的所需,让群众感受到值得信赖的“品牌温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寒潮下的中山医院暖意多:“心?肝宝贝”项目升级,不让患者因经济因素“掉队”
文章插图

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这次大会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与展示,也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全新开端。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更好地用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形成善治的力量。
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对2021年度中山医院精神文明工作作总结。2021年,中山医院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从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形式、聚焦开展“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文明规范服务为民办实事百日行”系列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会上还揭晓了首届“中山医院十大健康微信公众号”。
中山医院于去年成立了医联体党建联盟,联盟成立一年来,建立了组织党建、精神文明、纪检监督、医院文化、人才成长等多个平台,探索医联体内涵建设,为医疗服务带来综合性提升。

作者:唐闻佳 钟萱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图源:中山医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