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可逆?我命由我不由天。——养娃记0158

最近发现一个现象 , 某乎上一些长篇大论 , 不久后会在某音上的流量博主那里出现 , 配上视频 , 就开始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了 。 前面会加些套路 , “视频比较长 , 建议关注收藏” , “可能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 , 抓紧看” 。 某乎上的长篇文章也有抄袭的问题 。 说这个的目的 , 专家靠谱不容易 。
01
信息爆炸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 , 信息早已爆炸 , 但是信息红利在每个时代都存在 。 因为信息而产生的智商税总是免不了的 。 某登 , 某到 , 某沌等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也不过是想降低信息噪音的精力分散 。
一本大部头的书 , 现在可以通过几十分钟的音频 , 视频就可以掌握了 。 以前我花几分钟看完的书 , 现在几分钟就可以获取里面的精髓了 , 这多爽 。 于是我原来了解1个信息的时间 , 现在可以获得10个信息 。 有什么问题吗?
02
DIKW模型
昨天的话题 , 差不多印证了这点 。 很多时候 , 接触信息 , 似乎就掌握了知识 , 而在知道和做得之间的巨大鸿沟 , 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 这也是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过程中 , 深刻体会到的 , 让孩子做到 , 内化 , 并不容易 。
D
ata
数据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的各种资讯 。 或者某个数据点 , 比如某个物质指定的质量/体积比值 。
I
nformation
信息
数据的分析累积 , 形成信息 , 比如不同质量下的比值 。
前面2个解决的是
What
问题
K
nowledge
知识
从上面得出来 , 这个比值固定 , 不同物质不同 , 叫密度 。 这里开始有点接近
How
的意思了
W
isdom
智慧
原生家庭不可逆?我命由我不由天。——养娃记0158】为什么会有密度这个东西 。 基本就是
Why
了 。
Data是非常碎片化的 , 但是大量的Data堆积并不会天然得出I , K , W 。 听过很多某登亲子方面的书 , 只是了解其中的一些做法 , 并不明白背后的逻辑 , 这样造成的结果 , 就是中间巨大的撕裂感 。 这种Data带来的结果 , 在应对具体情况的时候 , 很容易就偏了 , 也无法应对 。 这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家的鸡 , 不吃别家的饲料 。
原生家庭不可逆?我命由我不由天。——养娃记0158
文章图片
这个模型也很好的解释了 , 为什么我们平时带娃的时候 , 无法有效的辅导他 , 很多时候都停留在D的层面 , 从D往上探索 , 过程很漫长 , 如果能从K的角度带着往上提就不一样 。 就像前面讲到的密度 , 实际上 , 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是花费了很大周折的 。
所以说 , 前面的积累 , 也可以认为是题海战术 。 找到更高视角之前 , 前面的过程会走得异常艰辛 。
03
制造焦虑原理
我们接触的大量都是D层面的信息 , 海量信息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焦虑 。
我们担心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 而错过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
但是很少能静下心来去思考后面 , I和K的东西 。 时间和精力就完全被占据了 。
很多媒体采取的焦虑制造原理 , 就是带来更多 , 让我们容易联想到可怕结果的D 。 大量事实描述 , 倾向性让我们自己总结出焦虑的结果 。 让我们自发分散专注力 , 屏蔽思考 。 甚至用1000个事实 , 构造出一个巨大的谎言 。
焦虑就产生了 。
04
应对方案
目前采取的方案 , 更像是一个中年人的常规做法 。
接受一个新事物之前 , 会问一下自己的诉求是什么 。 想清楚我的诉求 , 才去看这个东西在多少程度上解决我的问题 。
而不是反过来 , 担心自己没有跟上形势 , 而莫名接受KOL的PUA , 自我怀疑 。
容易产生的负面影响——拒绝新事物 。
可以说 , 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时候 , 并没有要停下来等我们的想法 。
就比如未来的电子产品 , 只会更深入渗入日常生活和学习 , 相比传统的工具 , 它的两面性更强 , 也更加需要自控力 。 回到自身的目标 , 减少一些被D绑架的机会吧 。 现在火热的元宇宙就是很好的例子 。
05
童年创伤的危害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不知道算“chun”还是“huai” , 总有明星会去秀智商 , 比如素食 , 比如解方程之类的 。
原生家庭 , 童年创伤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提起 , 相对来说 , 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 。 也有一些口号式的叫法 。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 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
成人以后的很多行为 , 都可以归因到原生家庭的种种 。 小时候看过某个电影 , 于是长大就如何了 。
孩子不能打 , 也源于此 。
给大多数人的感觉是 , 如果我做了一个事 , 将来孩子就会如何如何 , 以至于无法照着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行事 , 而要先看下专家怎么说 。
有些甚至还不是专家 , 只是搬运工 , 寥寥数语就把育儿讲得头头是道了 。
总结起来 ,
我说我咋这么背呢 , 总有刁民想害朕

原生家庭不可逆?我命由我不由天。——养娃记0158
文章图片
06
原生家庭是伪概念
我们可以从成年的一些行为 , 从统计学概率上 , 反推回他的童年 , 也许是因为某个事造成的 。 倒推深层的心理预设立场:我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
但是无法预知未来 , 今天做了这个事 , 将来一定会如何如何 。
比如说 , “一定要好好读书 , 我始终记得这句话 , 所以我很感激” 。 从小到大 , 得听过多少话 。 就单单这句话起效了?
我们要理解的是 , 他之所以能听进这句话 , 是前面很多其他的事在铺垫 , 很多其他的认知来帮助他起作用 。
甚至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场景 , 当时的天气 , 甚至莫名其妙的一些外部因素 , 当时让他可以认真听了 。
对应的 , 原生家庭的心理学概念 , 毕竟专业 , 大部分人并不了解 。 国际上的研究也存在巨大的争议 。 但是大部分人因为这个概念 , 而放弃了对孩子应有的管教 。
这些伪科学的心理学传播 , 给人造成了巨大的恐惧 。 把自己今天所有的问题都归咎在原生家庭 。 也因此无法走入婚姻 , 走入家庭生活 。
但是 , 我如何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原生家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你来 , 走两步 。 哎呀 , 你这不行呀 , 得来我这治疗 , 再不行 , 只是得买我的书呀 。 这才是目的 。
07
错题整理第22天
也就20天可以复习了 。 昨天妈妈有事 , 陪二宝睡觉 , 非常明显的感受到 , 大宝在快乐的哼着歌 , 欢快的不知道在干啥 , 二宝要给我讲火车的故事 , 大宝欢快的让我有些着急 。 好在最后都按计划睡着了 。
今天的内容借鉴了百度百科的内容 。 越写越迷茫 , 也许是好事吧 。
原生家庭不可逆?我命由我不由天。——养娃记0158
文章图片
不知不觉 , 已经进入中学阶段 , 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 , 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 , 拖沓 , 拖拉 , 信心不足 , 情绪管理不善 , 丢三落四 , 凡此种种 , 一应俱全 。 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 。 不管如何 , 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 , 聊以慰藉 , 抚慰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