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孙杰 济南报道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加速,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社会各界做了很多探索,但是否真的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12月23日,2021智慧助老趋势研讨会召开,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了《2021智慧助老模式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60岁以上受访者中,过半受访老年人(54.92%)平均每天用手机App在3-5个小时,近八成受访老年人平均每天用手机App超过3小时。
文章插图
发布现场,蓝马甲发起人马琳介绍相关情况
“每天刷智能手机至少要两三个小时,经常网购、社交聊天,最常用的就是手机修图。”研讨会现场,来自北京的“时尚奶奶团”成员郭丽荣说。和她一样,愈来愈多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手机成为他们联系亲友、拓展社交、获悉信息的新天地。
《报告》还显示,超八成受访老年人学会电子产品新技能需被指导4-10次,而他们的子女小辈恰恰缺乏 “反复教学”的耐心。
在上海陆家嘴街道,志愿者张佳最初想教老人挂号、出行、用支付宝缴水电费。但实际接触后她发现,有些老人连基础的连接Wi-Fi都不会。
【 研讨会|数字化改变老年人生活?八成受访老人每天用手机App超3小时】“孩子经常和我说,用手机多学点防骗知识,别刷短视频。但我就想学修图、拍小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搞搞直播,给别人点点赞。”研讨会上,一位市民代表说出一部分老人的心声。
《报告》指出,老年朋友的数字生活需求,与社会普遍认知可能存在差异。中青年受访者认为,当前长辈们最需要学的是防骗、反诈知识。但老人还希望能享受“进阶版”的生活技能教程。
今年年初,在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下,由各地政府部门、志愿者组织、支付宝等企业共同参与的蓝马甲公益行动启动。“蓝马甲的‘合伙人’有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媒体,目前已经超过了100家,志愿者规模也突破了1.77万人。”蓝马甲发起人马琳说,目前,助老志愿服务更为多样化,既有进社区讲座、驻点,也开设防骗展、体验点,教授的课程内容也更丰富,甚至包括帮老人学打网约车。
马琳坦言,老人也会给志愿者提建议,如“保健知识怎么订阅、想剪视频用什么软件”等。为此,助老服务在不断升级。
《报告》还将目前主流的助老模式归纳为四类:政策驱动型、业务导向型、社会自发型、创新公益融合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孙鹃娟建议,“创新公益融合型助老应线上线下联动,打造让老年人认可的公益数字化品牌。”
- 背叛婚姻的人不改变,却要被背叛的一方做改变
- 研讨会|岳阳市中心医院召开2022年护理工作新思路研讨会
- 山羊乳|佳贝艾特学术研讨会八城联动 专家解码羊奶营养价值
- 不想当穷人,要改变命运,就要学会这两个法子
- 案例|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案例征集展示活动2021年案例研讨会在京举办
- 吴青青|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院长研讨会顺利召开
- 《骆驼祥子》中的高妈,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
- 夜读 | 叫醒自己,改变自己,不负成长
- 张惠利|省名中医张惠利学术研讨会在市中医医院举行
-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