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群众的一般心理)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叫做《乌合之众》,是法国古斯塔夫·勒庞1985年首次出版,现在是一本翻译成约20国语言的畅销书籍 。




多的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群众的一般心理)

文章插图
▲ 法国古斯塔夫·勒庞1985年著


这本书虽然是畅销书,但是里面的观点相对偏激,所以需要在这里强调一下:我认为这本书里的公众更像是流氓,可以看但是不能深信,否则有可能会被这书里的观点带偏 。
本篇文章大概内容:
一: 群体与法不责众的关系
二: 引导群体情感


一句话概括《乌合之众》:独立的个体是理智的,但融入到群体内之后独立性会消失,个性会被同化和淹没 。而群体就是低智商与情绪化的代表 。
群体是偏向感性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是独立的也是理智的 。但是大多数个体在融入群体之后,会被群体同化,个体大部分个性会消失,这时候的人在群体内是缺乏理智、独立性 。


群体与法不责众的关系

潜意识里,在群体内是匿名的,匿名能够带来安全感 。中国有个说法叫做“法不责众”,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前些年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组成一拨人就能走 。
1-群体内的匿名心理


放到现在这近期来看,互联网的崛起,各路中国公民们活跃在各种论坛(贴吧和微博)上面 。这些地方绝大部分人都是藏在一个匿名的ID昵称后面,他们所需要公开的顶多就是一个手机号用于注册而已 。
一群匿名的人在互联网上面不停的活跃,带来的结果就是针对个体的法律法规失去了原有效力 。如果一旦实名制那么社区的活跃度就会下降,因为一旦违法将会受到现实中的惩罚 。
自己一个人匿名能壮胆,一群人匿名能大胆 。在这样状态下成功做出的任何出格的事情,都会给他们正面的反馈,成为他们变得更大胆且狂妄的理由 。


多的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群众的一般心理)

文章插图


2-群体目标的一致


演员应该是以精湛的演技来吃饭,一些演员在饰演坏人的角色并且演的十分出色,这应该是值得庆祝的 。但这会让一些看戏入迷的观众,将这个角色的人设贴在演员身上,无形中建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泄对反派角色的怒气 。
动脑想一下这些事情其实很荒唐且毫无半点理性可言,但是就在现实中发生了,现实中已经将几位优秀的演员骂到关闭微博评论,甚至是退出微博 。例如《延禧攻略》的王茂蕾、苏青;《香蜜沉沉烬如霜》的周海媚 。
3-群体会幻想,也会行动


有一个词儿叫做”空白效应“,意思是说:如果人对某事物的感知是不完整的,那么人就会对这个事物不完整的部分用联想的方式进行补充 。而在这个补充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强化自己脑内的信息,尽管他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却是个体认为最可信的 。
群体都是个人组成的,而我们总是喜欢幻想脑补,现在网络上也是各种八卦吃瓜不断 。
就拿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来说 。在一开始的时候事故发生,首发的一线报道者是一群普通的中国公民,拿着手机一顿狂拍之后发布在朋友圈 。接着才是正规持证的采访人员们,但是出稿子最快的却是一群所谓的新闻自媒体 。
这群新闻自媒体发布新闻的依据只是微信上零碎的碎片而已 。我最初看到的新闻是在UC浏览器上,内容大体是但是:一辆轿车在一条单行线上与公交车碰撞,汽车损毁严重公交车坠江,汽车司机是一名女司机 。有提到坠江但没有提及桥梁的事情 。
借空白效应,我来马后炮一发 。抢热点的文章撰写者逻辑可能是:根据案发现场来看,女司机的轿车与公交车发生了碰撞,公交车司犯错机概率低,这大桥视频上看起来又是单行线 。所以这位撰写者就推测出了最可能最靠谱的结果:女司机驾驶技术差驾车偏离车道,将公交车给撞到桥下坠江 。
然后这些有问题的新闻稿,就作为一个引导,点燃了中国网民并且不断传播形成舆论 。累至前中期也有某些比较有权威性的新闻源也引用了这条脑补出来的新闻,但最这全部的舆论,都是建立在脑补上面与案件的事实无关 。————这只是举例,就止于此,后面涉及到互联网暴力啥的,的不再说也不说 。
引导群体的情感【多的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群众的一般心理)】

1-群体以及宗教


书中勒庞在这里比较频繁的使用宗教作为案例,但究其重点可以发现:宗教是一个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领袖 。
宗教总是有自己的信条,这些信条就是不断在信徒脑海中重复的断言,而且宗教必然少不了“喊口号”以示虔诚的环节 。结合承诺一致性这个心理学定律,宗教的信徒们就会遵守”首领指示“做出现在的自己认为的正确的事情,毕竟已经喊口号宣誓了 。
总结:承诺一致性+宗教形式口号+20/80定律=极端狂热分子


多的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群众的一般心理)

文章插图


2-群体认同,群体内的道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因为群体有着某个相同的观点,为了维护这个观点,在群体内会建立起一股无形的群体道德 。在群体内的人不会主观上意识到这个”道德“的存在,但他们总是会无意识遵守这个”道德“去做群体内的事情,遵守相应的潜规则,甚至是带着侵犯性的犯罪举动 。
倒是这个”道德“在一些时候并不为外界所接受,它与我们一般人心智内的普遍”道德“所相悖 。但是群体内的人们为了维护目标的时候,遵守这部分”道德“是可以体会到使命感、荣誉感的 。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回顾历史时,就可以发现一些事件中的人们行为十分可笑 。但其实这些人也是一群正常人而已,他们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下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罢了 。
3-群体需要一个上帝
一个人终其一生性格保持不变的事情,只有在小说里才能看到 。


在现实中,我们希望的有一个英雄来带领我们前往胜利,而这个英雄身上会拥有着我们不曾拥有的某些特质以及高尚的品格,英雄总是比我们强大以及稍微完美 。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将崇拜当成“信仰”,这个领袖的作用就是充当群众们的领路人 。
放在现实中,继续拿娱乐圈举例 。这个可以套用在明星身上 。明星都需要一些人设,来强化这个明星在粉丝心目中的记忆和印象,显得这位明星很有自己的魅力,明星就是粉丝们在虚拟精神世界中的上帝 。
放在影视作品中更是比比皆是,漫威系列的英雄们代表着正义,三观正而且有着常人没有的超能力,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危难中救人与为难中,成为救世主 。
4-如何面对群体


重点提示: 断言+重复+包装
影响民众想像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


断言:现在的广告法明令禁止,广告中是比较少见了 。但是如果你多关注一下生活中的广告,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些端倪的 。
重复: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呢,前段时间世界杯广告BOSS直聘、知乎和马蜂窝这几家互联网企业可是扎实的找了一波黑 。招黑的就是他们的广告有意为之的广告形式,不断的重复简单直接的品牌信息,虽然很招人烦但是却让人印象深刻 。
包装:如果包装的好看,可以让不知所以然的群众们自己去幻想脑补 。最近权健这个事有点大,脑子里就想到他了 。网上有不少扒皮贴,述说这家权健集团是怎么起家的,其中就可以看到权健集团对自己的企业到产品的各种包装,夸大的给包装一下就高大上 。当然,并不止是包装,权健的“授权下属”还站在权威的立场上进行断言,小房间里面的重复 。
5-手中有质疑,看啥都是掩饰


看到过一个总结有点搞笑但略为精辟,在群体质疑你的时候,的一切都会被视为掩饰:
捐款说你作秀,不捐说你冷漠,捐早说你求名,捐晚说你被迫,捐多说你炒作,捐少说你抠门,公开说你显摆,解释说你掩饰,沉默说你心虚,无图无真相,有图属伪造 。


若想引导群体的情感,那么按照这本书的观点:需要会包装你的意图并且用讲故事的方式,立场明确的重复述说出来 。让受众从情感上有一个依赖路径,进行感性的判断,并形成对你的信任支持你 。
如果你需要拥有自身影响力,那么你需要体现出别人没有的一些特质,这些特质与成功能够搭上边 。不要成为群体的敌人,毕竟法律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事后区分责任与赔偿用的 。
读后感受:我们在现实中看这本书,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势能可以去领导一个群体 。更多的是用来提升自己的内在,优化自己的心智与判断力 。
我们可以看完这本书之后站在理性的观点上,来看待网络上发生的舆论事件,用这本书的几个方式,反推看有哪些人在高声疾呼鼓动群众,这些人的目地是什么,梳理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会被他人带了节奏徒当一回愤怒的青年人 。
毕竟现实中绝大部分事情都非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无法适用 。
配图来源于:pixabay,基于免费CC0协议
欢迎关注公众号:【陈皮书磨】ID:chen-pi-s-m,一篇文章一本书,助你认知升级心智成长,深度思考 。
回复关键词:书单,领取一份心智成长书单,每本书都有附带精炼总结,助你认知升级,书单持续保持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