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无先兆随时致中风治疗康复需重视|塑心学堂 | 沈宝藩

【塑心学堂 开栏语】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塑心学堂专栏将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关的防治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排忧解惑!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心律不整的一种,患者可以毫无先兆,直至出现中风入院才被发现,心脏不正常跳动有机会达每分钟200次!药物和手术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选择,要预防或减低心房颤动的风险。
房颤无先兆随时致中风治疗康复需重视|塑心学堂 | 沈宝藩
文章插图

长期心房颤动未必察觉增加中风风险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不整,即心脏无法稳定及有规律地正常跳动,但不易被察觉。部分患者(尤其是65岁以上的长者)即使有心房颤动,但平日却可毫无征状,直至有天突然中风入院或体检时才被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心悸、头晕、胸闷或气喘等情况,但往往不自知身患隐疾,而延误求诊,大大增加了中风风险。
心房颤动为何会引致中风呢?因为窦性心律(起源于窦房结的正常心跳)的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每一次心脏收缩时,心房所有血会泵回心室,再泵至身体各部位。
患有心房颤动的病人,每分钟心跳可以高达200次,合并预激综合征可达250次,大大增加了血液在心房逗留的时间,若血液停滞不前,凝结成为血块,尤其积聚在左心耳位置。当心律回复正常时,血块便有机会移动到脑血管,引致中风。轻微中风者会出现口齿不清,严重者会导致半身瘫痪,康复进度也会较缓慢。
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和冠心病都可以说是心房颤动的“元凶”,而曾经中风、血管有斑块、心脏衰竭及患睡眠窒息症等人士,也会有较高的风险。要及早发现心房颤动,可透过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波检查心房及心瓣。其次是验血,以排除因甲状腺素过高而令心跳过快,同时得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或高胆固醇等高危因素。
房颤无先兆随时致中风治疗康复需重视|塑心学堂 | 沈宝藩
文章插图

三大支柱治疗心房颤动
治疗心房颤动最主要有三大支柱:控制心脏速率、维持窦性心律及预防中风的风险。然而,首要关键是优先处理患者的高危因素,如三高、酗酒、过胖或睡眠窒息等,否则即使持续吃抗心律不整药物,效果也不大。
药物方面可分为两大类,较年老患者因本身多伴随其他长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或胸肺疾病等。医生会循控制心跳速率方向入手,处方药物令患者即使在心房颤动下,心跳也能维持在每分钟100下或以下。至于较年轻的患者,医生则会处方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避免心房颤动发生。
医生会评估病人的中风风险,决定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血药物。医生主要透过CHA2DS2-VASc评分为病人进行评估,只要被评为2分或以上,就需服药。二、三十年前,医生多处方病人服用华法林,但病人需定期抽血,且副作用较多,而近十年已改为服用新型的抗凝血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病人不用定期抽血,副作用也较少。
心房颤动手术
此外,手术也是治疗心房颤动的另一选择,分为热能消融术与冷冻气囊消融术两种,风险相当,适合较年轻及阵发性的心房颤动患者。因这类患者的心房发大情况一般不太严重,接受手术有助维持正常窦性心律。近年趋向采用冷冻气囊消融术,手术时间较短。以阵发性患者为例,手术成功率约有5到7成。完成手术后4至6星期,仍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无先兆随时致中风治疗康复需重视|塑心学堂 | 沈宝藩
文章插图

无论是要预防心房颤动或是心房颤动患者要进一步减低中风危机,严格的自我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包括以下5项任务:
1)持之以恒地监测血压;
2)准时服用处方药物;
3)控制饮食:尤其避免饮用大量酒精及咖啡因饮品,并要控制体重;
4)适量运动:有助强化心肺功能,但避免高强度耐力运动;
5)监测心律:65岁或以上人士建议定期做心电图检查,或通过移动式心电图经手机程序监测。
作者介绍:
房颤无先兆随时致中风治疗康复需重视|塑心学堂 | 沈宝藩
文章插图

毛帅
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弟子,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疗。
出诊时间及地点:三楼心脏中心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重症医学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房颤无先兆随时致中风治疗康复需重视|塑心学堂 | 沈宝藩】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