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关注的重点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指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仅为51.6%,45.8%,16.8%。与之相比,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高达27.9%(标化率23.2%)。在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5.3%,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是高血压群体。高血压会引起身体的不适、造成危害,还会因为血压升高显著增加罹患心脏、大脑、肾脏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
很多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患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很多人不定期测量血压,二是患有高血压的人可能症状并不明显。然而,没有症状表现并不意味着您的血压就一定正常,所以,定期测量血压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血压水平“心中有数”。
当血压升高到一个不健康的水平时,也就是140/90mmHg,就定义为高血压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张俊峰、胡若晨医生梳理了7个高血压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
有高血压患者认为,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意味着病治好了,就可以停药。殊不知,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压的良方,因此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
误区二: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
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误区三: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
【 误区|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常有人觉得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这一错误认知在老年人群中尤其突出,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事实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无年龄划分。
误区四:无需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吸烟、酗酒、肥胖、高钠低钾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可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控制血压都很重要。
误区五:频繁更换降压药物
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最大疗效。因此,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效果。
误区六: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
有些患者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实际上,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说其可以代替药物治疗,这都是错误的。
误区七: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只要血压升高,具备用药指征,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该用药。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 夜读丨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
- 背叛婚姻的人不改变,却要被背叛的一方做改变
- 社交边界感有多重要
- 模式|《神海:盗贼合集》GS 8分:体验更好但要花钱升级
- 强大等于不再需要婚姻?很多女人想错了答案
- 婚姻中一定要相互付出,平等对待
- 走出背叛的痛苦,要学会依靠自己,也只能依靠自己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
- 职场上,羚羊想要逃脱出狮子的“血盆大口”,必须跑得更快
- 血脂异常|《脑心同治 医者语录》 ——陈伯钧: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