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华清创新工作室:为“折翼天使”再圆“行走梦”

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一康复中心主任杨华清是一个“圆梦人”。作为中国肢残人矫形专家,杨华清从事一线医疗工作20余年,他带领杨华清创新工作室,研发了“微创系统化治疗肢体畸形”系列方法、“微创骨外固定肢体再生控制技术”与“肌骨加速康复治疗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为一个又一个肢残人士重圆“行走梦想”。
患者|杨华清创新工作室:为“折翼天使”再圆“行走梦”
文章插图
依靠医疗攻关为患者减痛降费
患者|杨华清创新工作室:为“折翼天使”再圆“行走梦”】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肢体畸形,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性。由于缺乏适合肢体残疾人的手术器械,传统手术操作存在诸多不便,加之治疗方法的局限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杨华清从事一线医疗工作20余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马蹄内翻足“作斗争”。
“那时候很多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起来都不是很顺手,效用也有偏差,我们从2006年开始,就尝试着结合一线医疗实际工作,进行技术创新。”杨华清介绍,从2006年起他就牵头建立了专业的肢残矫治团队,通过不断的医疗技术攻关,团队进一步提出了“可调节支具—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先通过可调节支具进行外固定,在体外缓慢持续地进行牵拉,使人体组织有一个再生和适应的过程。无须穿针、无须开刀,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患者|杨华清创新工作室:为“折翼天使”再圆“行走梦”
文章插图
杨华清十分擅长微创骨外固定肢体矫形技术与肌骨康复治疗技术,再结合基于长期从事肢体畸形与残疾矫形、康复治疗的经验。2014年以来,杨华清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所创新设计的“微创系统化治疗肢体畸形”的系列方法,使众多的肢体残疾患者恢复了肢体功能。杨华清记得,有位青少年患者的马蹄内翻足非常严重,常年用足背走路,足背已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出行还需要家人背或者使用轮椅。经过治疗,基本恢复正常。如今,这位患者已经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
2015年以来,杨华清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骨关节疾病和肢残发病率高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经济、医疗发展现状,创新设计了“微创骨外固定肢体再生控制技术”与“肌骨加速康复治疗技术”,并应用这些创新技术为贫困患者节约了治疗费用,使众多肢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重拾了生活信心。
患者|杨华清创新工作室:为“折翼天使”再圆“行走梦”
文章插图
杨华清创新工作室成立以后,让他有了更加广阔的创新平台。工作室成员从起初的十几人,发展至如今的五十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一起头脑风暴,推动医院的医疗技术创新。”杨华清表示,如今创新工作者正在努力进行手术器械微创化和智能化的攻关研究。
“科技化、智能化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杨华清说,“例如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智能化康复机器人,以后将更加有利于手术与康复的衔接和融合,也将会实现远程医疗诊断和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者居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
热心公益播撒人间大爱
多年浸润医疗行业,杨华清明白,除了走进医院的患者需要帮助,在社会的某个角落,还有许多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得到良好治疗的患者。“医生本身就是一个仁爱的职业,当有能力的时候,就想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2012年,杨华清设计并开展了“扌足工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救助计划。
患者|杨华清创新工作室:为“折翼天使”再圆“行走梦”
文章插图
据介绍,这项救助计划通过撬动社会公益基金,开展对患儿家属的康复技能免费培训、对基层医生的免费诊断培训等系列活动,帮助许多患者得到了更专业的康复训练。2014年,杨华清还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组织开展了“中华慈善残疾儿童康复项目”,为来自北京周边贫困家庭及外来务工子女开展了以马蹄内翻足为主的下肢畸形手术与康复治疗。2013年、2014年作为核心医疗人员参加中国残联、中国肢残人协会联合开展的“重塑未来”项目,为肢体残疾儿童提供手术免费救助,开展全国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术及康复技能继续教育活动。“我现在也是中国残联肢体残疾康复治疗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杨华清认为,平台越大,责任与使命也就越重。“在目前获评的全国创新工作室中,我们工作室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类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也让我们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更强的动力。”杨华清希望,通过创新工作室平台,能培养更多仁心与技能都过硬的年轻医生,也能为临床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多解决办法,为中国肢体畸形残疾康复事业作出更有意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