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葬礼当日 , 远近乡民送来4000多个花圈 , 前来追悼的人充塞路口 , 领导的车子只能停在百米开外 。 当48人的抬棺队伍抬起李海仓前往下葬地点 , 拥挤的人群缓慢退散 , 形成一大股自发涌动的潮流 。
文章图片
和自发前来吊唁的人不同 , 李兆会处处表现得不自然 。 对他来说 , 这场葬礼办得越隆重 , 将来压在他身上的担子越沉重 。
没有人觉得李兆会是合适的继承者 , 他从小被送出国外 , 从未接触过海鑫的运营 , 对钢铁行业更是一窍不通 。
李海仓走后 , 集团仍有10位创业元老 , 其中他的弟弟李文杰 , 以及追随他白手起家的辛存海 , 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继任者 。
而年过七十的李春元用夹带咳嗽的声音 , 盖住了所有反对意见 , 亲自将孙子推上董事长的位置:“如果接班人不是会会 , 不稳定的因素将来自我们内部 。 ”
李兆会没有选择 , 尽管他一点也不喜欢钢铁 。
葬礼上 , 爷爷拉着他去认识各路大人物 , 最后让他当众跪在墓碑前痛哭流涕 。 他“扑通”跪地 , 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 脑海浮现的是多年前来公司找父亲的情景 。
当时父亲正忙得不可开交 , 打发他到楼下的餐厅去 。 过了良久 , 父亲仍然没来 , 却有一个服务员递给他一张纸巾 , 上面留着父亲的笔迹:“我太累了 。 ”
文章图片
李海仓去世28天后 , 李兆会在海鑫室内体育馆正式就职董事长 。
他努力用洪亮的声音说:“既然我已认定我要扛起这份责任 , 就无怨无悔 。 公司是我父亲的 , 不能败在我手里!”
此后几个月 , 李兆会拼命学习与钢铁有关的知识 , 长期熬夜和出差带来的作息紊乱 , 很快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
2003年年底 , 海鑫钢铁产值突破50亿 , 比前一年李海仓在世时多出了整整10亿 。
第二年 , 集团决议投资1个亿更新炼钢设备 , 当年海鑫年产70亿元 , 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 。
李兆会上任后连续两年 , 交出了近乎满分的答卷 。
可这一切却没有让李兆会满意 。
他发现就算自己怎么努力 , 都无法得到高管们的认可 。 在他们眼里 , 自己只是一个维稳的工具 , 集团所取得的耀眼成绩 , 不过是他被肆意摆布的结果 。
有一次他尝试和六叔李文虎争论 , 后者直接脱掉皮鞋 , 拍在他面前的桌上 。
文章图片
李兆会面色阴沉地坐在董事长位置上 , 看着其他人激烈讨论 , 一句话也插不上 。 最后 , 获得支持的那方起草的文件被推到他面前 , 等待签字 , 仿佛这是他唯一该做的事 。
与此同时 , 行业也正面临巨变 。
2003年的非典疫情 , 让全国煤炭价格疯涨 , 钢铁从锻造到运输 , 都变得十分困难 。
虽然海鑫的产值依旧增长 , 但在行业整体遇冷的情况下 , 原有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后劲不足 。
而当集团高层在为下一步该如何走而焦头烂额时 , 被他们一直压制的李海仓却瞄准了机会 。
文章图片
2004年10月 , 李兆会将目光转向金融市场 , 以6.1亿元从中色集团手中拿到民生银行3.1%的股份 。
听闻这个消息的李春元 , 用青筋凸暴的手拔掉了呼吸机 , 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冲到李兆会面前 , 要知道当年刺杀李海仓的冯引亮 , 就是炒股炒得倾家荡产的 。
然而摆在李春元面前的 , 却是孙子凭借资本运作 , 让海鑫钢铁在当年逆市增长 , 80多亿产值 , 净利润高达4亿多 , 而他本人也在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位列第19名 , 比父亲还要提高了8个名次 。
李兆会日益臃肿的身体盘踞在董事长的座位上 , 眼里第一次流露出凌厉的目光 。 他首先架空了五叔李文虎 , 让他负责独立出来的水泥业务 , 紧接着六叔李文杰被迫离开公司 , 独自经营起了房地产 。
文章图片
辛存海见到李家的元老相继出走 , 早已料到自己的命运 , 不久后主动调到太原办事处 。 临行前 , 他对采访自己的采访人员说:“李兆会绝不是扶不上墙的阿斗 。 ”
在清理原有势力的过程中 , 李春元创立的海鑫监事会帮了大忙 。 当初 , 李春元这么做是为了限制股东们的权力 , 而如今他看着大权独揽的孙子 , 已然气得浑身发抖 。
稿源:(番茄FUN八卦)
【】网址:/a/2021/0926/092611Z1U2021.html
标题:26岁成首富,11年败光100亿,李兆会是个怎样的“败家子”(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