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分析 高中语文 古诗词 诵读
与其他词作的小序相比 , 这段文字简直可以离开词作而独立成一篇短小精悍、颇富哲理的散文 。
当然 ,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词作正文形成互文关系 , 进行“对读”:小序是纪实 , 是给予正文的必要交代和铺垫;
正文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 , 是对小序的铺展与升华 。
从文辞到内容对古诗词进行初步疏通讲解 , 扫除诵读障碍 , 学生自然兴趣倍增 , 可以没有负担地自由自如地朗诵了 。
二、求音节:训练诵读能力 桐城大家刘大櫆在讲古文写作时 , 强调“行文字句短长 , 抑扬高下”有“一定之妙” , 而练习 。
7、时能够“求神气而得之音节 , 求音节而得之字句” , 就算是抓住要领了 。
我们在诵读古诗词时 , 不必像他所说“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 , 一吞一吐 , 皆由彼而不由我”;
但也须读到“烂熟” , 使得古诗词音节“自然铿锵发金石” , 其音节之美得以充分表达 , 诵读功力自然随之大增4 。
那么 , 音节由何而求?首先 , 可从汉字中求得 。
汉字语音有四声(平、上、去、入)之分;
四声又各有阴阳清浊之分 。
从声类上看 , 四声又被分为平声(阴平、阳平)去声(上、去、入)两大类 。
这些成为古诗词最为基本的音调声律因素 。
诗人们在探索实践中慢慢自觉、有意识地进行格律安排 , 音律之美被充分发掘和表现 。
至唐诗、宋词 , 格律规定更加严格 。
尤其是宋词 , 要求词人精于审音辨字 ,。
8、在遣词选字上精准驾驭语文音律 。
词调格律千变万化 , 但要求不能随意增减一字 , 不能错用四声平仄 。
同时 , 汉字作为特别具有音节之美的文字 , 往往声义相关 。
在古诗词中 , 汉字的弹性得到最大呈现 , 伸缩自如 , 增减任意 , 变化错综 。
如“徐行”一词 。
“徐”“行”均从彳 。
许慎说文解字谓“徐 , 安行也” , 本即有安步当车、从容前行的意思;
与“行”结合 , 恰对雨之急而强调“行”之缓 。
且“徐行”又构成双声词 , 更有一种声音美 。
再如 , “萧瑟”是拟声之词 , 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
像“烟雨”“料峭” , 也是双声或者叠韵 , 它们散落于词句之中 , 声随情转 , 而情由音现 。
郭绍虞认为:“语音之起 , 本于拟声与感声 。
拟声是摹写外界客观的声音 , 感声是表达内情主观 。
9、的声音 。
拟声语词既善于摹状声貌 , 感声语词尤足以表达声情 , 所以只需巧为运用这些拟声或感声的语词 , 就足以增加行文之美 。
”5苏轼在这首定风波中 , 即巧妙运用这类语词 , 使得音节之美更加凸显 。
其次 , 可从形式中求得 。
古诗词从四言到五七言、长短句 , 声中五音 , 法度分明 , 与音乐关系密不可分 , 自其形式上即可求得音节之美 。
而对于宋词来说 , 音节简直随处可求它是由“新的音乐”带来的一种“新的诗体” , 是合乐而唱的 。
“因为歌唱的缘故”又“严别四声”6 , 且“字之多寡有定数 , 句之长短有定式 , 韵之平仄有定声” 。
其中 , “词中句式变化、句法组织必须与乐曲的乐节 , 即乐曲的节奏与旋律相应合”7 。
比如定风波这一词牌 , 原是唐代的教坊曲名 。
双调 。
10、定风波有六十二字、六十字、六十三字等不同格式 。
其中 , 六十二字、平仄错叶的格式 , 被康熙词谱定为正体(正格) 。
苏轼这首定风波 , 是六十二字的平仄换韵的正体 , 上阕三平韵 , 错叶二仄韵;
下阕二平韵 , 错叶四仄韵 。
仄韵下压 , 呈现顿挫之感 , 显得斩断、利落;
平韵上扬 , 呈现平和之感 , 显得轻快、舒缓 。
“声”“行”平声 , “马”“怕”仄声 , “生”平声;
“醒”“冷”仄声 , “迎”平声 , “处”“去”仄声 , “情”平声由这些音节在韵脚上显示平仄 , 读来有声音的浪峰和波谷 。
在诵读的时候 , 会感到落脚在平声的时候心情是积极轻松平和的 , 落脚在仄声的时候心情是斩截利落不肯犹疑的 。
最后 , 可从古诗词节奏中求得 。
唐文治在论古文读法时 , 强调“顿挫” ,。
11、认为“最宜注意者 , 在顿挫之间”8 。
古诗词的顿挫处 , 显示在节奏上 。
比如 , 在诵读定风波时 , 要注意音尺的把握 , 将字词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以及情感的节奏处理得恰好吻合 , 把音长、音高、音势的起伏变化进行正向的强化 , 加大声音开阖变化的幅度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a/2021/0925/0024178392.html
标题: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分析( 二 )